荆州日报
2025年07月14日
第A001版:01
版权声明

《荆州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荆州日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荆州日报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荆州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荆州日报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荆州奋力打造全国快递枢纽新高地

    □ 记者 刘思楫 通讯员 吴婷婷 张伶俐

  7月7日,俯瞰荆州市瑞海国际物流园,各项建设有序推进,预计9月投入运营。该物流园建成后,将依托智能化分拣配送体系,进一步畅通城乡物流“最后一公里”,促进工业品下乡和农产品进城。                                     (记者 张梦瑶 摄)

  当晨曦穿透云层洒向荆州沙市机场,一架满载直发航空快件的飞机腾空而起;当夕阳余晖映照二广高速,来来往往载着特色农产品的物流车队川流不息;当夜幕降临锣场镇,荆州中通吉物流有限公司智能分拣线上的机械臂仍在精准抓取包裹……

  长江之畔,荆楚腹地,一座现代化物流枢纽拔节生长。近十年来,荆州邮政快递业务量每年以20%以上的速度增长,稳居全省第一方阵。今年上半年,全市寄递业务量累计完成1.7亿件,排名全省第四,邮政快递业务收入累计完成14.4亿元,排名全省第三,行业呈现持续向好发展态势。千年古城荆州正以“买全国、卖全国”的雄心,书写着全国性邮政快递枢纽建设的壮丽篇章。

  枢纽崛起从“地理优势”到“战略支点”

  荆州自古以来便是南北商贸的咽喉要道。打开中国地图,荆州处于地图板块中心位置,优越的地理条件让荆州天然具备“承东启西、连南接北”的节点优势。如今,随着国家邮政快递枢纽布局的深化,这座古城正迎来历史性机遇。

  沪渝高速与二广高速在此十字交会;浩吉铁路与焦柳铁路穿境而过;荆州港作为长江中游重要港口,已开通近40条国内外航线;沙市机场的航线条条舒展,连接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三大城市群。这座城市正构建起“水陆空铁”四维一体的立体交通体系。交通网络的硬核支撑,让从荆州发出的快递到全国95%的城市实现今发明至。

  除了地理优势、交通发展赋能,政策红利的精准滴灌也使得荆州的全国性快递枢纽地位日益凸显。

  2024年8月,荆州与襄阳、宜昌共同入选国家邮政快递枢纽承载城市,标志着其从区域节点跃升为全国性枢纽。

  2025年6月,省政府印发《湖北省推进邮政快递枢纽布局建设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明确提出在襄阳、宜昌、荆州等邮件快件日均处理量超过150万件的地区建设全国性邮政

  快递枢纽。

  创新驱动从“规模扩张”到“智慧引领”

  走进荆州中通吉物流有限公司小件自动化分拣车间,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条条自动化运输履带,成千上万的快递包裹在履带上被自动分拣到不同地区,偌大的车间只有一两名工作人员在维护管理。

  “以前我们需要十几个员工人工分拣,一小时可分拣1800件货。现在通过自动化技术,每小时可分拣2200件货物。”现场管理人员介绍,通过智能化系统进行分拣,基本可以实现80%的无人化操作。

  近年来,随着荆州水铁公空立体交通网不断完善,快递巨头们纷纷看好荆州,一批现代化、智能化区域性分拨中心相继落户荆州。2024年,荆州中通鄂西南智能科技电商快递产业园、圆通速递智创园及鄂西南总部、京东荆州智能产业园、顺丰荆州转运中心、德邦荆州转运中心等5家企业顺利建成投产运营,年邮件快件处理能力由12亿件提升至25亿件,日均进出港处理能力约680万件。

  今年3月,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荆州二级邮区中心局开工,总投资3.2亿元,建成后将与武汉、襄阳形成“一主一辅一补”的省内集散节点,提高荆州邮件进出口时限一天以上。

  科技赋能日益深入,使得我市快递业智能化、绿色化程度不断提升。

  长江大学建成荆州高校首个全天候智慧驿站,实现全流程无人操作,取件时间缩短至30秒内,效率提升超150%。学生可随时取件,解决传统驿站时间限制与排队难题。

  荆州中通分拣中心装机2.24兆瓦的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实现并网发电,“快递+光伏”让快递企业降本增效迈上新台阶。

  荆州承霖物流有限公司目前已更换10台新能源车,与旧车相比,新车一年可节约成本50万元,而且运营更安全。

  ……

  (下转第2版)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