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7日,俯瞰荆州市瑞海国际物流园,各项建设有序推进,预计9月投入运营。该物流园建成后,将依托智能化分拣配送体系,进一步畅通城乡物流“最后一公里”,促进工业品下乡和农产品进城。 (记者 张梦瑶 摄)
当晨曦穿透云层洒向荆州沙市机场,一架满载直发航空快件的飞机腾空而起;当夕阳余晖映照二广高速,来来往往载着特色农产品的物流车队川流不息;当夜幕降临锣场镇,荆州中通吉物流有限公司智能分拣线上的机械臂仍在精准抓取包裹……
长江之畔,荆楚腹地,一座现代化物流枢纽拔节生长。近十年来,荆州邮政快递业务量每年以20%以上的速度增长,稳居全省第一方阵。今年上半年,全市寄递业务量累计完成1.7亿件,排名全省第四,邮政快递业务收入累计完成14.4亿元,排名全省第三,行业呈现持续向好发展态势。千年古城荆州正以“买全国、卖全国”的雄心,书写着全国性邮政快递枢纽建设的壮丽篇章。
枢纽崛起从“地理优势”到“战略支点”
荆州自古以来便是南北商贸的咽喉要道。打开中国地图,荆州处于地图板块中心位置,优越的地理条件让荆州天然具备“承东启西、连南接北”的节点优势。如今,随着国家邮政快递枢纽布局的深化,这座古城正迎来历史性机遇。
沪渝高速与二广高速在此十字交会;浩吉铁路与焦柳铁路穿境而过;荆州港作为长江中游重要港口,已开通近40条国内外航线;沙市机场的航线条条舒展,连接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三大城市群。这座城市正构建起“水陆空铁”四维一体的立体交通体系。交通网络的硬核支撑,让从荆州发出的快递到全国95%的城市实现今发明至。
除了地理优势、交通发展赋能,政策红利的精准滴灌也使得荆州的全国性快递枢纽地位日益凸显。
2024年8月,荆州与襄阳、宜昌共同入选国家邮政快递枢纽承载城市,标志着其从区域节点跃升为全国性枢纽。
2025年6月,省政府印发《湖北省推进邮政快递枢纽布局建设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明确提出在襄阳、宜昌、荆州等邮件快件日均处理量超过150万件的地区建设全国性邮政
快递枢纽。
创新驱动从“规模扩张”到“智慧引领”
走进荆州中通吉物流有限公司小件自动化分拣车间,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条条自动化运输履带,成千上万的快递包裹在履带上被自动分拣到不同地区,偌大的车间只有一两名工作人员在维护管理。
“以前我们需要十几个员工人工分拣,一小时可分拣1800件货。现在通过自动化技术,每小时可分拣2200件货物。”现场管理人员介绍,通过智能化系统进行分拣,基本可以实现80%的无人化操作。
近年来,随着荆州水铁公空立体交通网不断完善,快递巨头们纷纷看好荆州,一批现代化、智能化区域性分拨中心相继落户荆州。2024年,荆州中通鄂西南智能科技电商快递产业园、圆通速递智创园及鄂西南总部、京东荆州智能产业园、顺丰荆州转运中心、德邦荆州转运中心等5家企业顺利建成投产运营,年邮件快件处理能力由12亿件提升至25亿件,日均进出港处理能力约680万件。
今年3月,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荆州二级邮区中心局开工,总投资3.2亿元,建成后将与武汉、襄阳形成“一主一辅一补”的省内集散节点,提高荆州邮件进出口时限一天以上。
科技赋能日益深入,使得我市快递业智能化、绿色化程度不断提升。
长江大学建成荆州高校首个全天候智慧驿站,实现全流程无人操作,取件时间缩短至30秒内,效率提升超150%。学生可随时取件,解决传统驿站时间限制与排队难题。
荆州中通分拣中心装机2.24兆瓦的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实现并网发电,“快递+光伏”让快递企业降本增效迈上新台阶。
荆州承霖物流有限公司目前已更换10台新能源车,与旧车相比,新车一年可节约成本50万元,而且运营更安全。
……
(下转第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