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日报
2025年07月16日
第A006版:理论
版权声明

《荆州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荆州日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荆州日报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荆州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荆州日报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努力提高农村基层干部保障和改善民生能力

  □ 刘 欢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党和政府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老百姓过上更加幸福的生活。”这彰显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丰富内涵和人民特质,为新时代农村基层干部保障和改善民生指明了方向。广大农村基层干部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指示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切实增强宗旨意识和民生观念,不断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能力,努力使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推进高质量发展,增进民生福祉。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任务。保障和改善民生,必须把抓发展放在首位。要推进高质量发展,就要向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要动力,培育壮大特色产业,提升产业发展质量,提升全要素生产率。发展乡村特色产业,围绕黄桃、金菊、吊瓜、藕带、优质稻等优质农产,引进市场主体,积极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以龙头企业带动产业发展。创新产业模式,构建“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等利益联结机制,通过鼓励农民以土地经营权入股、到产业基地务工等方式增加收入。发展新型业态,创新经营模式,积极发展电商农业,与专业的电商公司合作,充分发挥抖音、微信直播带货的优势,助力农产品销售。加大科技赋能,加快先进机械装备投入使用,推动先进农业科技项目落地,加强与科研院所和高校合作,推广运用新的种养模式,切实提高农业科技水平。

  落实落细政策,补齐农村短板。广大农村基层干部要进一步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确保党中央的各项决策部署落地见效。要在扎实推进乡村建设中,让农民群众共享政策红利。推动基础设施建设向基层延伸。加强水利建设,清理沟渠、疏挖堰塘、检修电排站、修建机耕路。推动“四好农村路”建设提档升级,加宽农村窄路、修补破损道路、重建改造危桥,打通“断头路”。持续实施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加大对老旧供水管网全面更新改造,解决农村水压不够、水量不足、停水频繁及水损过大等问题。建设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加快推动洪湖流域生态环境根本性好转。继续实施农村危房改造,持续巩固人居环境整治成效。落实对弱势群体帮扶政策,建立农村防返贫致贫机制,扎实推进乡村振兴领域“两不愁三保障”。认真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 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意见》,守住兜底民生底线,确保农民群众在医疗、教育、住房等方面的基本权益,确保低保对象、残疾人、困境儿童等困难群体的基本生活,全面推进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生活质量。

  完善社会治理,强化民生保障。要坚持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提高基层党组织领导能力。要强化协同共治,推进治理主体多元化,发挥村党支部、村民委员会、村民小组、村民议事会、村民理事会、村民监事会等主体作用,让政府、社会、居民各尽其责、各司其职,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积极建好用好村村响广播和农家书屋,组织电影和戏曲下乡,保护和培育乡村文化。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维护农村稳定安宁。加强干部能力提升,持续加强对村“两委”干部的教育培训。加大对新修订的《农村基层干部廉洁履行职责规定》的宣传力度,抓好警示教育,切实提升村“两委”干部的政治素质和履职能力。

  (作者单位:江陵县熊河镇人民政府)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