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王晓艳通讯员高翔)为应对持续高温天气,切实保障户外工作者健康,展现“城市温度”和人文关怀,我市近日印发《为中心城区户外工作者“夏日送清凉”工作方案》,中心城区7大类13种场所137个纳凉点将全面开放,为环卫工人、建筑工人、园林工人、市政维护工人、快递员、外卖小哥等户外劳动者提供避暑休憩服务。
此次“送清凉”活动具体内容为:工会驿站(爱心驿站、红色驿站)、零工驿站、城市驿站延长开放时间,配备饮用水、防暑药品及休息设施;在建工地的项目部会议室等室内场所,配备空调、饮水机、防暑药品等设施及用品,对建筑工人开放;工地周边设置“公交移动避暑点”,每日11时至15时,市公交公司安排公交车开放空调供工人休息;具备条件的大型商超、银行网点、通讯营业厅、街头警务站等场所,为户外工作者提供室内纳凉休憩地,提供免费饮水、防暑药品和短暂休息座椅;各街道、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在办公楼内为户外工作者提供免费饮水、防暑药品和休息场所;具备条件的机关事业单位、大中型餐饮门店、宾馆、医疗机构等免费对户外工作者开放室内休息场所,提供免费饮水和防暑药品;公园管理房、具备条件的公厕休息间设置户外工作者清凉休息点,配备空调或电风扇、饮水机、防暑药品;在具备条件的运动场馆为户外工作者提供室内纳凉休憩地,提供免费饮水、防暑药品和短暂休息座椅。
为方便户外工作者对纳凉点位的知晓度,各纳凉点将统一悬挂标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