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日报
2025年07月23日
第A003版:综合新闻
版权声明

《荆州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荆州日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荆州日报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荆州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荆州日报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盛夏“梨”不开的甜蜜 松滋翠冠梨迎来丰收季

  本报讯(通讯员张子翰)盛夏暑气正盛,松滋市森盛采摘园里却藏着清甜惊喜——翠冠梨挂满枝头,迎来成熟期。果农们穿梭在绿叶间,忙碌身影与沉甸甸的梨子相映成趣,奏响了夏日丰收的乐章。

  在濒临松西河的松滋市森盛采摘园内,翠绿饱满的翠冠梨挂满枝头,空气中弥漫着清甜的果香,果农们在林间穿梭,采摘、搬运、打包,每一道环节都井然有序。

  森盛采摘园共种植了40亩翠冠梨。经过七年的探索与实践,园区的种植技术日趋成熟,年产值约30万元。

  森盛采摘园负责人丁建国说:“现在的产量,大概一亩田在4000斤左右,都是达标的果。”

  森盛采摘园的翠冠梨之所以品质出众,得益于当地独特的自然条件。这里的土壤是油沙土,为梨树生长提供了绝佳环境,使得翠冠梨的糖分能达到13点左右。

  不仅在品种选择上下功夫,森盛采摘园还积极探索绿色生态农业发展路径,推行“果园+生态养殖”循环种植模式,实现生态种养结合。园内主要使用有机肥,养殖的鸡、鸭、鹅在里面吃虫,其排泄物便成为有机肥。采摘园基本不用商品肥,这里饲养的500只鸡、鸭、鹅,提供了肥料。

  采摘后的翠冠梨将按照“分拣—称重—包装”的标准化流程进行处理,通过线上电商平台、线下采购商等多元化渠道销往全国各地,为消费者送去一份夏日的清爽与甘甜。随着“果香经济”的不断升温,森盛采摘园正逐步走出一条产业兴旺、生态友好、农民增收的现代农业发展之路。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