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日报
2025年07月24日
第A001版:01
版权声明

《荆州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荆州日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荆州日报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荆州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荆州日报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洪湖市瞿家湾镇宦子口桥打破两岸“隔河史”——

老区飞架“幸福桥”

    宦子口桥工程建设进入尾声。通车后,四湖总干渠两岸老区人民往来主要依赖渡船将成为历史。

  □ 记者 马骁 特约记者 陈刚 通讯员 曹冲

  盛夏傍晚,洪湖市瞿家湾镇陈湾村小龙虾养殖户陈行飞吃完晚饭,像往常一样搬来凳子坐在家门口纳凉。望着两百米外一座即将落成的桥,他的脸上浮现出幸福的笑容,他对记者说道:“终于有着落了! 听老人说,以前,贺龙元帅在我们这里搭浮桥运送伤员,如今,共产党给我们架起了一座幸福桥!”

  陈行飞说的“着落”,指的便是进入工程建设尾声的宦子口桥。这座桥将连通洪湖市、监利市,补齐环洪湖公路的最后一处“缺口”,四湖总干渠两岸数万老区人民往来主要依赖渡船也将成为历史。

  拥有这座桥,是两岸乡亲们多年的夙愿。

  一条四湖总干渠分割南北,形成天然屏障,北岸是洪湖市的瞿家湾镇,南岸往南走约1公里便是监利市的管辖范围。“我都快60岁了,从我父亲那辈人开始,就盼着能有座桥。没有桥,大家生产生活很不方便。”陈行飞说。

  在南岸,像陈行飞这样因从事水产养殖生活在此的瞿家湾镇村民还有许多。大家想要过河去镇里,要么绕行很远走陆路,要么只能乘坐村里开设的渡船,花钱、花时间,极为不便。

  沿河10余处小型渡口,诉说着百姓的“过河难”。瞿家湾镇陈湾村党总支副书记雷卫华介绍,多年来,由于临近洪湖湖区,环保、通航要求较高,加上建设资金不足等诸多因素,这里一直未能架设桥梁,“村到镇直线距离只有两三公里,没有桥,村民去一趟但却需要花上几个小时。”

  事情终现转机。今年来,为了解决这一急难愁盼的民生问题,洪湖市以省级专项补助,加上市县两级三地政府配套方式,解决资金问题,项目审批也加快进度。(下转第2版)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