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日报
2025年07月25日
第A004版:江陵新闻
版权声明

《荆州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荆州日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荆州日报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荆州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荆州日报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西干渠白马寺镇人工湿地水质净化工程通过竣工验收

  本报讯(通讯员胡孟越 李澳庆)日前,江陵县西干渠白马寺镇人工湿地水质净化工程通过竣工验收,成为改善洪湖流域整体水质环境的重要一环。

  工程位于白马寺镇谭巷村,于2024年5月启动,总投资2003.14万元,占地面积约52000平方米。项目建设涵盖进水泵站、多级生态塘、一二三区水平潜流湿地、出水展示塘及出水泵站五大核心功能区,并同步完成绿化、电力及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

  据项目负责人介绍,工程主要通过进水泵站,将西干渠水抽入人工湿地,沉淀溢流至一二三区水平潜流湿地,通过水生植物、粒料填料层层过滤、净化后流入出水展示塘,最后排入西干渠,以提升水质,改善洪湖流域整体水质环境。目前,人工湿地进水泵站和出水泵站共有6台水泵,总功率90千瓦,常用4台水泵,日均处理西干渠上游来水1.5万立方米,经过人工湿地净化后排入西干渠的水质可达到三类水水质标准。

  湿地内还种植梭鱼草、再力花、美人蕉、黄花鸢尾等6种挺水植物,其密集的根系网络与微生物形成协同净化机制,通过物理吸附和生物降解,高效吸收水体中的氮、磷等污染物,使处理后的水质稳定达到地表水Ⅲ类标准,构建起兼具生态功能与景观价值的复合系统。

  行走在资市镇平渊村,原先杂乱的鱼塘及周边环境已焕然一新,取而代之的是平坦宽阔的水泥路面、栽植一新的护坡草坪,以及新修的休闲座椅。西干渠人工湿地水质净化项目的实施,有效改善了当地水生态环境,提升了周边村民获得感和幸福感。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