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佘海艳 通讯员吴雪辉)今年以来,公安县司法局通过优化资源配置、深化协同联动、创新普法模式等举措,全力构建“响应提速、网络织密、民心浸润”的服务体系,精准施策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靶向发力护航营商环境法治化建设。
织密“快响应”服务网络,实现资源提档全覆盖。对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进行提档升级,规范化建成1个县级平台、16个乡镇工作站,实现县乡平台全覆盖。在政务服务中心、综治中心、劳动保障中心开设“法律服务专窗”,落实律师轮值、专员驻岗,确保服务“不断线”。启用公共法律服务智慧平台,铺设智能终端,打造“指尖上的法律助手”。开辟欠薪案件“绿色通道”,推行“一免二简三优”机制(免于审核经济困难状况,简化申请材料、审批流程,优先受理、审查、指派),今年以来共为196名困难群众提供法律援助。
协同联动创新机制,维权服务提质增效。创新“法律援助+支持起诉”联动模式,协同检察院办理“支持起诉”案件5件,为困难群众减负提速维权,构建维权协同效应。推行“法律援助+公证、司法鉴定”衔接机制,为7名受援人减免费用2万元。携手多部门启动“法律服务团惠企行动”,覆盖企业50余家,以法治“软环境”赋能企业“硬发展”。
精准普法多维渗透,法治意识深入人心。依托“春字号行动”“文化惠民送戏下乡”等活动,打造“文艺普法+线上线下双贯通”立体传播矩阵。今年以来,开展普法宣传活动21场次,借助新媒体平台推送短视频20部,开展普法直播2场,使法治意识深植人心。
公安县司法局将持续提升服务效能,以机制创新破除“梗阻”;拓展协同领域,以跨域联动汇聚治理合力;创新普法载体,以智慧赋能推动法治普及,努力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全力护航营商环境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