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第1版)
从钣金冲压、注塑成型到精密电子、智能控制,一个高度协同、门类齐全的智能家电产业生态圈加速形成。全市智能家电产业借此东风,集群规模强势崛起,奋力冲刺千亿级目标。
石油石化装备产业链——已形成“三集群两基地”:以四机公司为龙头的油气装备制造产业集群,以长江石化为龙头的石化装备制造产业集群,以嘉华科技、湖北汉科等为骨干的油田化学及智慧油服产业集群,以中石化机械钢管分公司为龙头的油气集输管材生产基地,以长江大学为主的石油石化科技人才培养基地。“荆州已建成全国最完备的石油石化装备制造产业链。”中石协专家组实地考察后评价说。
6月28日,湖北先导举行“一期投产、二期封顶、三期开工、四期签约”系列仪式,以叠浪方式加速推进项目建设,打造从高纯材料到半导体设备的完整化合物半导体产业链。而随着湖北先导的大手笔,荆州填补了光电子信息产业上游关键材料空白,架起电子信息、精细化工和新材料产业间的联动桥梁,并带动上下游企业聚集,加速新材料与高端制造的跨界融合。而随着湖北先导落地,荆州更有望形成“原材料—精深加工—终端应用”的完整链条。
湖北光大管道新材料项目二期将布局30万吨汽车零部件以及白色家电铸件生产链,与智能家电、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深度融合,为东风、美的等企业提供高端配套,形成“葡萄串效应”。
龙头企业与配套企业之间形成的研发协同、生产协同、市场协同的深度“共振”,将单个项目投资转化为集群发展的澎湃动能,共同提升区域产业竞争力,这是投资项目在产业链层面的最佳诠释。
“四链融合”的生态构建进一步释放磁吸效应,通过“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荆州形成协同发展的强大“磁场”,吸引着更高质量的项目和要素流入,链上开花的倍增效应正在持续显现,为投资增长注入更强劲的内生动力。
环境“优”促项目“进”服务提质打造发展高地
湖北先导电子信息产业园内塔吊林立,石首光大管道厂房破土而出,这些扎根荆州的企业,用行动为这座城市投下信任票。
“是‘荆州速度’‘荆州温度’坚定了我们扎根荆州的决心。”先导科技集团联席总裁侯振富道出关键因素。
良好的投资项目,离不开一流营商环境沃土。
在荆州2025年上半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全省第一的成绩单背后,是一场静水深流的服务革命。
工业项目“五证同发”升级迭代,这并非特惠政策,而是嵌入“321”推进机制的常态:“每周滚动签约3个、开工2个、竣工1个”产业项目,让“时间刻度”转化为“发展进度”——
上半年,全市集中开工的391个亿元项目已实质开工373个,开工率高达95.4%。竣工步伐同样加快,552个续建项目中已有147个竣工,竣工率44%。高效的服务机制,加速了项目从签约到落地、从建设到投产的进程,夯实了投资增长的基础。
政策红利的乘数效应,在民间投资领域激荡回响。
今年4月,《荆州市2025年新一轮营商环境优化提升工作方案》出台,围绕建设七大环境推出20条“硬核”举措;
7月,荆州重磅出台支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黄金18条”,其中明确: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专项资金支持民企比例不低于80%,产业引导基金70%以上用于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同时,荆州首次发布《面向民间资本的投资项目清单》,共筛选147个项目,拟吸引民间资本373.8亿元,覆盖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社会民生等多个领域。
今年元至6月,荆州民间投资稳健增长。我们有理由相信,这组精准有力的政策组合拳,将激发民间资本的澎湃活力,更坚定民间资本的投资信心。当政策导向与市场机遇深度耦合时,荆州民间投资的“磁场效应”会持续显现。
从湖北先导“四期同庆”的产业基地,到李埠长江公铁大桥火热的施工现场,再到众多百亿级项目的加速推进,一幅幅建设图景在荆州大地生动铺展。
建设提速、体量跃升。一个又一个项目拔节生长、积厚成势,正加速构筑荆州产业发展的四梁八柱,为城市能级跨越注入源源不断的强韧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