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日报
2025年07月29日
第A002版:荆州要闻
版权声明

《荆州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荆州日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荆州日报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荆州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荆州日报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行走在乡间热浪中的动物医者

    袁平(右)为小牛注射药物。

  □ 记者 廖程帆 通讯员 张杰

  夏日炎炎,炙热的阳光灼烤着大地。在这样的高温天气下,畜禽免疫力降低,疫病风险骤增,养殖业面临严峻挑战。然而,有一群人始终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他们顶着酷暑穿梭于乡间村组,为养殖户排忧解难——他们就是基层畜牧工作者。

  上午9时许,松滋市涴市镇畜牧兽医技术服务中心副主任袁平刚结束同兴村的疫病防控宣传工作,就接到了一个紧急电话:“袁师傅,我家的牛拉稀了,精神也不好!”来不及擦去额头的汗水,袁平迅速收拾好医药箱,骑上摩托车赶往四兴垸村。

  “可能是大肠杆菌超标,得赶紧处理。”袁平一边赶路,一边在电话里初步判断病情。到达养殖户江传沛家后,他直奔牛棚。只见小牛无精打采地卧在湿地上,母牛也显得焦躁不安。袁平迅速为小牛注射药物,并决定给母牛灌药进行预防。

  “灌药比打针麻烦多了,牛一挣扎,力气非常大。”袁平边说边和同事穿好防护服。在40℃的高温下,密不透风的防护服让汗水瞬间浸透了他们的衣衫。他们合力固定牛头,小心翼翼地将药灌入。随后,又采集了血样和粪便样本,以便进一步检测是否有血吸虫等寄生虫。

  “高温天,动物疫病防控比治疗更重要。”袁平一边给牛棚消毒,一边叮嘱江传沛,“粪污要及时清理,减少蚊虫孳生,不然容易传播疫病。”袁平自1988年起便在涴市从事动物疫病防控工作,30多年的从业经验让他深刻认识到,预防才是关键。

  短暂休息之后,袁平又马不停蹄地赶往复兴场村。养殖户刘师傅刚从外地引进两只种羊,按照防疫规定,袁平需对羊只进行布鲁氏菌病检测。这种病菌可通过接触传播给人类,危害极大。

  羊圈内闷热难耐,混合着粪便和饲料的气味,防护服内的温度逼近50℃。袁平和同事咬牙坚持,完成采样后,整个人就像从水里捞出来一样。这一天,袁平共跑了4家养殖户。每到一处都要换上新防护服,他就这样多次穿脱,自己的衣服也是湿了又干,干了又湿。

  “不能被高温酷暑吓倒,人定胜天!”袁平笑着说。在涴市镇畜牧兽医技术服务中心,像他这样的工作者共有8名,承担着全镇8000多家养殖场(户)的防疫任务。他们每天穿梭于各个养殖场之间,指导养殖户做好防暑降温、消毒防疫工作,还常常在半夜开展巡查。尽管工作十分辛苦,但他们从未有过退缩的念头。“群众有需求,我们就必须上!”袁平说,只要能减少养殖户的损失,再热也值得。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