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日报
2025年08月01日
第A002版:荆州要闻
版权声明

《荆州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荆州日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荆州日报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荆州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荆州日报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荆州智造:从“星星之火”变“满天繁星”

  (上接第1版)

  今年,荆州创新推出“转型缓冲期”容错机制,链主企业通过订单倾斜、产能消化等措施,打消中小企业顾虑。目前,智能家电、汽车零部件、石化装备三大产业已有161家企业进入改造,100家达到数字化二级标准及以上,预计年底将带动60余家配套企业完成链式转型。从“单打独斗”到“全链共舞”,荆州产业链整体能级实现跃升。市经信局负责人表示:“数字化转型不再是企业的‘选择题’,而是产业链的‘必答题’。我们通过龙头带动、政策引导和技术赋能,让大中小企业‘同频协转’。”

  生态体系赋能

  从转型难到转得起的突破

  面对部分企业“不敢转、不会转、不能转”的难题,荆州构建起“政府引导、服务商协同、基建筑底”的生态体系,让转型门槛大幅降低。

  政府端的“有形之手”精准发力。“1+9”市县联动机制打通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公共服务平台实现企业申报、数字化诊断、项目管理全流程线上化,实现项目申报、审批、管理透明化。

  服务商端的“专业之力”持续赋能。荆州首创“总包+赛马”机制,遴选市内外优质综合集成服务商,推行“咨询诊断+实施改造”一体化服务模式,

  全过程参与企业数字化改造。红叶针织就是通过这种模式,引入数控裁剪设备和智能仓储,生产效率提升20%,大货周期缩短3天,“服务商全程陪跑,我们只需要‘按图施工’。”

  基础设施端的“支撑之基”愈发坚实。1.1万个5G基站实现重点区域全覆盖,江汉平原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平台接入企业1431家,标识注册量1.93亿个,解析量突破1.35亿次。“双千兆”城市的加持,让企业数据传输速度提升10倍,远程运维响应时间缩至15分钟。

  如今,荆州经开区5G用户普及率和企业上云率均居全省前列,入选全省首批数字经济标杆园区。从“望而却步”到“主动拥抱”,荆州用完善的生态让数字化转型成为企业的“必选项”而非“选择题”。

  连续两年承办省级数字化转型会议,对荆州而言,既是肯定更是鞭策。站在新起点,这座古城正以更高标准推进转型,朝着国家级数字化转型示范区的目标迈进。

  从美的“5G全连接工厂”到菲利华“数智实验室”,从红叶针织“智能车间”到赛利恩特“云端平台”,荆州制造业的数字化故事正在不断续写。这座古城用实践证明:数字化转型不是遥不可及的“未来时”,而是脚踏实地的“进行时”。在新型工业化的道路上,荆州正以“智造”为笔,书写着更加精彩的篇章。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