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评论员 曹歌
返乡创业正当时,时在平台。市县镇村四级载体梯次布局:13个国省级开发区承载旗舰项目,37个产业配套园区“拎包入住”,26条特色返乡创业街巷、237个家庭车间工坊激活“毛细血管”。人才基金、科创基金、返乡创业快贷首期注资近亿元,把“最难起步的一公里”变成“最快起跑的一百米”。平台托举,梦想方能落地。
返乡创业正当时,时在产业。全市紧扣“51020”省级集群和“23515”荆州体系,67.7%的返乡项目投向农产品加工、文旅、纺织服装等优势板块。石首防水园区聚起1.2万名返乡技工,监利玻铝龙头南桂铝业引来109家上下游企业抱团回归,“打工经济”加速蝶变为“老板经济”。产业聚链,创业方可成势。
返乡创业正当时,时在情怀。从“离土谋生”到“归土兴业”,变的是身份,不变的是桑梓深情。创业者带回的不仅是资金和技术,更有先进理念与开放视野;收获的不仅是个人的事业跃升,更是家乡的蒸蒸日上。人回乡、情回归、业回流,共同汇聚成荆州高质量发展的澎湃动能。
风起江汉,奋楫者先。今天的荆州,战略机遇叠加、平台载体完备、产业赛道清晰、营商环境优渥、乡情纽带绵长。我们坚信,只要持续打好乡情、载体、产业“三张牌”,就一定能让更多游子把思乡之情化作助乡之力,在返乡创业的火热实践中与家乡共成长、与时代共奔腾!
今年以来,荆州新增返乡创业6194人、同比增长7.94%,新办企业411家……数字无声,却传递出强烈信号——返乡创业,正当其时;荆州发展,正当其势。
返乡创业正当时,时在大势。省委、省政府高位推动楚商回归。荆州闻令而动,142万条在外人员信息入库、19个异地服务站同步挂牌,让政策跑在需求前、服务做到心坎上。顺势而为,方能乘势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