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王大玲 王章青 见习记者 张晶晶 实习生 张奥宇
8月4日下午3时20分,荆州经开区西湖街道西湖分场2号路旁,一辆9.6米长的顺丰货车驶入顺丰速运荆州沙市转运站,精准停靠在6号卸货口。
“开干,大家注意防暑!”伴随着运作组组长徐飞一声令下,2名卸货员、1名分拨员迅速到岗。货车后门打开,车箱内各式包裹塞得满满当当,一场与时间赛跑的高温作业就此展开。
“这车货大概有2000多件包裹,按规定需在40分钟内卸完,后续还要分拣、扫码、装车,按照目的地转发至不同区域。”徐飞说,根据要求,首车包裹必须在当天16时30分从转运站发出。
徐飞所在的转运站是荆州市及武汉等地区顺丰快递流转的关键枢纽,每天处理包裹量超过10万件。
货车车厢直接对接皮带机,装卸货员肖长坤和同事分别站在传送带两侧,麻利地将包裹取出,放到传送带上,送至分拣区。
随着包裹不断取出,肖长坤和同事越钻越深。包裹五花八门,有轻有重,其中不乏几十斤甚至上百斤的家电,还有成箱的饮料、水果等。车厢内密不透风,不到10分钟,汗水湿透了肖长坤的后背,额上汗水也顺着脸颊滚落。
水果、电器、易碎品等特殊包裹不能通过传送带传至分拣区,必须靠人工识别后从传送带上取下放入一旁的托盘上,再由叉车工将它们运至分拣区。看到分拨的同事忙不过来,眼疾手快的肖长坤时不时便搭把手,一起搬运这些特殊包裹。
现场指挥的徐飞始终关注着工作人员和现场安全,随时补位“救火”。“大家网购后都希望能快点收到货品,我们的宗旨是让大家尽快拿到包裹。”
由于作业需要,转运站大门始终敞开着,虽有数台风扇卖力工作,却吹不干大家额头的汗珠、身上的湿衣服。
15时57分,最后一件包裹被搬下车厢后,肖长坤和同事们按时完成了卸货任务。
不到40分钟的时间里,他弯腰搬运货物700余次。甩了甩发麻的胳膊、揉了揉酸胀的腰,肖长坤腼腆地笑着说:“忙的时候,一天要卸8至10车货呢,少的时候也有6、7车,我们都已经习惯了。”
工作间歇,肖长坤和同事来到转运站里的清凉站避暑,领取清凉物资。“进入夏天,站里经常给我们送清凉,尽力做好防暑降温工作。”
在肖长坤他们争分夺秒卸货的同时,分拣区也始终高速运转。扁平件操作区,小件包裹经过自动化处理后落进尼龙袋,待袋子装满,分拣员第一时间将其扎紧、搬上叉车;装货区,扫描员紧盯传送带,包裹一到眼前就立即用扫码枪扫描,快速完成信息录入……
16时30分,货车满载着分拣完毕的包裹准时驶离转运站,奔向各自的目的地。
小包裹,承载大物流,也是大民生。在这个热浪翻涌的转运站里,100余名装卸货员、分拣员用坚守确保着这条物流大动脉的畅通,让每一份期待都能准时抵达,托起了千家万户的便利与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