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刘娟 实习生 张奥宇 通讯员 陈哲
近日,荆开产业投资开发有限公司成功申办荆州市首本取水权不动产权证书,成为全市首个“吃螃蟹”者。看似普通的证书,凝聚了党员干部队伍改革攻坚中的“破壁之力”,推动“水资源”向“水资产”转化,也为企业融资再添底气。
荆开产业投资开发有限公司是荆发控股集团的全资子公司,主要从事产业投资、园区运营等。今年2月投运的观南路供水厂(以下简称“观南路水厂”)正是其投资新建的。
这本取水权不动产权证书上,清晰注明权利人、坐落、证号、权利类型、取水量等信息,明确了观南路水厂拥有年取水450万立方米的取水权。受荆发控股集团委托负责办证工作的柴华雄说:“从获知信息到提交资料、成功办证,用时不到2个月。”
时间回溯到今年6月初。市水利和湖泊局联系柴华雄,告知取水权改革相关事项。“这是个新鲜事,以前我们从未听说过。”柴华雄和观南路水厂负责人刘自豪一同,与市水利和湖泊局、金融机构负责人面对面,首次全面了解这一改革。
观南路水厂主要为荆州经开区化工园区C区入驻企业提供用水保障。“经过几个月的试运行计算,园区内3家主要企业用水量每天超过1万立方米。”刘自豪说,去年以来,睿勤新能源、湖北先导2家企业相继投运,力拓三期正在进行投产前的调试,这些都需要稳定的用水保障。
取水权还能转化为资产? 柴华雄和刘自豪抱着学习的心态,带回了相关资料。“说实话,当时我们也有疑惑,取水权不动产权证书到底有多大用处?”
于是,两人在工作之余,花费一周多时间,研究政策、翻阅资料、查看其他地区的成功案例,深入了解取水权相关知识。他们发现,“办证有利于公司拓展融资渠道”! 随后,他们迅速向荆发控股集团汇报,集团领导当即拍板:这证,必须办!
6月18日,该集团委托市水利和湖泊局组织召开现场联席会,邀请水利专家、市税务局、市不动产登记中心等部门负责人齐聚观南路水厂,现场指导办证工作。
柴华雄的笔记本上,详细记录了参会人员的发言,“其中既有校准计量设备等技术意见,也有关于如何测绘、办证的专业性意见。20余条意见和建议成为我们整改推进的方向。”
随后,柴华雄、刘自豪的“二人小组”,拓展为荆发控股集团法务、技术、财务等多部门业务骨干加入的“工作专班”,大家一起推进问题整改,完善申报资料。
7月中旬,该集团正式提交申请材料,申办取水权不动产权证书。经过市水利和湖泊局、市不动产登记中心的联合办理、制证,约半个月后,不动产单元号尾号为“0001”的证书成功发放。
拿着还热乎的证书,该集团立即与金融机构联系,了解融资事宜。柴华雄说:“办证只是开始。接下来,我们要重点研究水权抵押融资和水资源资产化运营,推进资源变资产、资产变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