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日报
2025年08月11日
第A001版:01
版权声明

《荆州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荆州日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荆州日报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荆州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荆州日报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监利市红城乡姜吴村党支部——

“柚下议事”写下“5年零上访”佳话

  □ 记者 田心怡 通讯员 潘经龙 潘雷

  盛夏黄昏,夕阳筛过老柚树浓密的枝叶,在虬结的树根旁投下斑驳的光影。

  这里是监利市红城乡姜吴村,村民们三三两两,蒲扇轻摇,竹椅矮凳随意围坐,一场“柚下纳凉会”正开得火热。

  “现在‘感恩堂’内还没有合适的祭祀点,中元节马上到了,提着花和灯也没地方摆放。”村民任中月率先道出心声。

  “可以完善电子祭拜信息录入工作,逝者生前的故事、影像都录进去,后人扫一扫、点一点就都能看到。”村民夏昌汉的想法新颖。

  ……

  在这片天然的议事厅里,姜吴村党支部书记李少波端坐其间,几位村干部围坐一旁,膝上摊开厚厚的笔记本。笔尖沙沙游走,将乡亲们的肺腑之言一一记下。

  “大家的话句句在理,我们马上推进!”纳凉会散场,李少波马不停蹄地回到村委会,即刻召集村党支部会议,共商“感恩堂”新发展大计。

  “感恩堂”是位于监利市容城镇的一座生态公墓,于2024年3月正式落成。其缘起可追溯至2019年,为了配合城区开发,地处监利城北新区的姜吴村被纳入整村征迁项目,全村1800多亩地全部被征用。

  “腾退上楼”,村民陆续搬迁到新建社区,村里的土地全部用来支持市级发展和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收入,无地可葬的姜吴村“先人”该怎么办?

  被征土地上散落的1875座坟茔的归处,成为亟待解决的难题。迁坟滞后,既影响交地,更牵动着千家万户的心绪。         (下转第2版)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