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日报
2025年08月12日
第A007版:时事关注
版权声明

《荆州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荆州日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荆州日报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荆州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荆州日报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两山”理念有力推动构建共同发展的绿色家园

——多国专家热议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成就

  今年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出20周年,这一理念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

  新华社国家高端智库与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研究中心10日共同发布《绿水青山绘就美丽画卷——生态文明建设的中国创新与世界意义》智库报告,深入阐释了“两山”理念的理论创新、中国实践以及全球价值,引发中外专家热议。

  报告指出,绿水青山既是自然财富、生态财富,又是社会财富、经济财富。中国坚持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走出了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这条绿色发展之路既造福了中国,也造福了世界。

  美国生态文明研究院副院长安德鲁·施瓦茨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不仅为全球有关生态文明的论述作出了重要贡献,也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论创新。

  施瓦茨说,这一理念在中国的实践说明,生态修复与经济发展并不存在根本矛盾——过去多年来,中国使大量人口摆脱贫困的同时,在开展植树造林、治理空气污染以及发展清洁能源方面都取得了历史性进展。

  匈牙利布达佩斯长期可持续性研究中心主任格朗皮埃尔·奥蒂洛说,这一理念生动阐释了绿水青山不但是“我们的财富”,并且它是可循环再生的。“我衷心希望,这一重要理念能够激励各界坚定不移地致力于促进所有生命的和谐繁荣。”

  北京林业大学生态文明研究院院长林震说:“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冲突是传统工业文明的症结所在,也是构建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一个重要逻辑起点。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其核心理念就体现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个论断上。”

  保护生态环境是全球面临的共同挑战和共同责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为世界各国处理发展与保护的关系提供了中国方案,也为全人类努力超越工业革命及其后的消费模式,迈向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更高发展阶段指明了路径方向。中国方案向“绿”而行,国际社会应者云集。

  荷兰瓦赫宁根大学及研究中心助理教授朱安娜多年来从事全球环境治理方面的研究。她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支持这样一种观点,即有可能在保护环境的同时实现经济发展和现代化。这一观点不仅在中国,而且在全世界都获得广泛认可。

  英国伦敦大学学院教授米志付长期致力于气候变化经济与政策研究。他说,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指引下,中国深度参与全球环境治理,认真履行国际公约,主动承担同国情、发展阶段和能力相适应的环境治理义务,得到国际社会的高度认同。

  多年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不仅深刻改变了中国,也广泛影响了世界。这一理念为广大发展中国家谋求自身跨越式发展、实现现代化进程提供了重要思想借鉴,为全球环境治理提供了新路径、新选择。在实践中,中国助力全球绿色发展的项目已惠及多个地区。例如,在太平洋岛国,来自中国的菌草技术培训项目帮助许多当地民众摆脱贫困,追求更好的生活;在非洲,中国发起的“以竹代塑”倡议不仅有效减少塑料污染,也让竹子成为当地民众眼中的“绿色金子”。

  林震举例说,他给“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留学生上了多年介绍中国生态文明的课,让他们写作业谈谈印象最深刻的一点时,很多同学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畅想了如何运用这一理念来共建绿色“一带一路”。

  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张云飞说,随着中国坚定不移地推进对外绿色合作,不少绿色发展项目正造福越来越多国家和地区。越来越多国际人士知晓“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全球环境基金、世界银行等国际组织和机构也对这一理念给予高度肯定。

  张云飞还指出,这一理念及其实践树立了落实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典范,对于全球南方具有普遍的启示价值。在全球遭遇贸易和环保双重逆流的背景下,这一理念及其实践有助于提振国际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雄心。

  (新华社北京8月1 1日电)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