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日报
2025年08月15日
第A003版:综合新闻
版权声明

《荆州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荆州日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荆州日报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荆州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荆州日报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巴掌宽”小路蝶变绿色走廊

荆州城管为民办实事获点赞

  本报讯(记者王晓艳 通讯员丁琼实习生唐梦曦)8月14日上午,市园林绿化中心出现暖心一幕——荆州区西城街道民主社区居民,送来一面印有“情系民生筑绿景 携手共建暖民心”字样的锦旗,对该中心在解决窄路荒地问题时提供的高效服务表达诚挚谢意。

  “感谢政府的关爱,现在路变宽了,环境也变好了,有座椅可以休息,居民还有健身的地方,实在太好了!”民主社区顺城街居民周梅林说起新南门内环原荆州师专—实验中学路段的变化,对城管“拓路增绿”行动连连称赞。

  据介绍,以前,该路段人行道不足半米宽,居民无奈只能踩踏绿化带,导致黄土裸露、砖石绊脚。视力不好的居民更是担心摔跤,只能绕远路出行。

  今年6月,针对群众诉求,根据中心城区“六大行动”安排,结合该区域实际情况,市城管部门打出改造“组合拳”:拓宽道路,重新铺设透水砖,将人行道拓宽至1.5米,保障行人三五人可并排通行;进行生态修复,保留原有的香樟等乔木,补植耐阴地被植物,根治黄土裸露问题;实现功能升级,增设休闲坐凳、分类垃圾桶,让该区域具备通行、休憩等多重功能。经过“对症下药”的精细化改造,原本“巴掌宽”的人行道和杂草丛生的小路,如今已成为市民畅行、休憩的绿色走廊:新改造的1780平方米绿地上,香樟树荫浓密,麦冬草与兰花、三七铺就翠绿地毯。

  小工程撬动大幸福。市城管执法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梳理更多“民生堵点”,让城市更新持续“接地气、贴民心”。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