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日报
2025年08月19日
第A005版:石首新闻
版权声明

《荆州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荆州日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荆州日报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荆州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荆州日报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东升镇童子岗村规范村组“钱袋子”管理——

“组账村管”管出乡村发展新活力

  □ 通讯员 陶杰 吴婷婷

  “现在,村民小组里每一分钱的去向都明明白白,咱老百姓心里踏实多了!”近日,站在村务公开栏前,东升镇童子岗村村民看着新张贴的财务明细表,笑着道出了心声。这喜人的变化,源于村里推行的“组账村管”模式——一项以规范“钱袋子”为切口,撬动农村“三资”(资金、资产、资源)管理提质增效的治理创新。

  晒出明白账,阳光财务赢民心

  过去,该村24个村民小组的资金管理一度是“老大难”问题:零散资金游离监管之外,“口袋账”“糊涂账”现象频发。2024年,镇财政所专班对组级资金开展“拉网式”清理,16余万元零散资金全部纳入村级账户统一管理,彻底终结了“资金分散、监管缺位”的历史。

  为让每笔钱都花在明处,该村建起“三级审核”硬规矩:500元以下支出由组长与财务监督员共同签字,500至1000元需经村委会分管副主任审核,1000元以上大额支出必须提交村民代表大会表决。资金流向实时监控、票据电子留痕,村民通过村务公开栏、微信群随时查账,“暗箱操作”没了生存空间,“阳光财务”成了新常态。

  织密制度网,标本兼治强规范

  “组账村管”绝非简单的资金归集,而是一套系统的治理升级。童子岗村以资金监管为突破口,同步规范合同管理、盘活闲置资源,推动“三资”管理从“头痛医头”转向“标本兼治”。

  针对部分组级合同条款模糊、期限过长等问题,镇村专班参照统一模板重新拟定,明确权责边界与租金调整机制;对娃娃湖以东湖田等存在争议的发包项目,依法终止旧合同,按规范流程重新发包;将长期闲置的袁家湾21亩鱼塘收归村集体经营,既避免资源浪费,又为村集体增收,还防范了后续征收补偿纠纷。制度的笼子越扎越紧,集体资产的每一分价值都得到精准释放。

  激活新动能,强村富民促振兴

  “钱攥到一起,办大事才有底气!”该村党支部书记赵家付的话道出了“组账村管”的深层价值。实施以来,童子岗村集体经济“量质齐升”:村级财务支出同比下降5%,集体资产出租率提升至9%;归集的组级资金与合同规范带来的收益,正投入农田沟渠基地建设,预计带动全村791户农户增收。更可贵的是,规范透明的管理让干群关系持续升温,村民参与乡村建设的积极性高涨。正如东升镇财政所所长李华所说:“童子岗村的实践证明,‘组账村管’不仅管住了‘钱袋子’,更管出了公信力、管出了发展活力,促进了乡村振兴。”

  如今,这套经验将在东升镇全面推广。从一笔笔清晰的账目到一个个盘活的资源,童子岗村用“组账村管”的创新实践,书写着乡村治理现代化的生动答卷:让集体资产保值增值,让群众共享发展红利!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