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市疾控中心公共卫生首席专家陈茂义做客《行风热线》直播间,围绕市民朋友关注的基孔肯雅热和登革热等蚊媒传染病防控热点,与大家在线交流。
出门旅行这些事项要牢记
陈茂义介绍,基孔肯雅热和登革热的临床症状常见为突然发热、肌肉关节疼痛和皮疹。目前,我国尚无针对基孔肯雅热和登革热的上市疫苗,也尚无特异性治疗药物。临床主要采取支持性治疗,充分休息、补充液体以及服用非处方止痛药,患者预后通常良好。
针对出门旅游者,陈茂义特别提醒,要牢记以下事项,以降低基孔肯雅热或登革热感染风险。
出发前,要查阅目的地健康通告和警示信息,了解哪些地区正在暴发疫情或存在较高的基孔肯雅热或登革热感染风险。出行时,宜携带含有避蚊胺等活性成分的驱虫剂,并按照说明使用;也可穿上经0.5%氯菊酯处理的衣物,使用相关装备,同时备好蚊帐,穿宽松的长袖上衣和长裤。住宿方面,尽可能选择配备纱窗纱门的场所。旅行结束后2周内,仍需预防蚊虫叮咬,避免将基孔肯雅病毒、登革病毒等病原体带入境内,引发本土传播。
如果出现高烧,伴关节肌肉疼痛或皮疹等症状,特别是近14天内被蚊子叮咬过,要立即前往正规医院就诊,主动告知医生自己的旅行史、被蚊子叮咬的情况以及具体症状。特别要注意,发烧时不要自行服用阿司匹林或布洛芬(芬必得等),这些药物可能会增加出血风险。生病期间更要做好防蚊措施,避免被叮咬,防止病毒传播给他人。
游泳前后一定要做好防护
游泳前,要注意以下事项:
选择正规泳池。优先选择公示卫生许可证、水质检测报告且设施完善的泳池,确保其配备浸脚消毒池(池水深度≥15cm,余氯5-10mg/L)和专业救生人员。
做好个人清洁。务必在泳池专用淋浴区冲洗全身(重点清洗汗液、护肤品残留),减少带入泳池的污染物;佩戴贴合的泳帽、泳镜,长发需盘入泳帽,避免头发散落污染水质。
检查身体状况。若皮肤有伤口、患有皮肤病(如脚气)、传染病(如流感、腹泻),或女性处于生理期,均不宜进入泳池,以免交叉感染。
游泳后,要注意这些事项:
及时彻底清洁。用温水冲洗全身,重点清洁头发、腋窝、腹股沟等部位,去除残留氯和细菌;若使用公用淋浴设施,建议穿拖鞋避免接触传播。
加强局部护理。眼睛若有干涩刺痛,可滴无防腐剂的人工泪液冲洗;耳朵进水可侧头轻跳排出,勿用棉签深入耳道,以防损伤鼓膜。
更换干爽衣物。尽快换下湿泳衣,避免潮湿环境滋生细菌引发皮肤问题;泳帽、泳镜需用清水冲洗后晾干,下次使用前再次清洁。
密切观察反应。若出现皮肤红疹、持续咳嗽、腹泻等症状,可能是水质异常导致,应及时就医。
编辑观点:
基孔肯雅热和登革热会引发突然发热、关节剧痛等症状,令人担忧,且目前我国尚无疫苗和特效药。不过,大家无需过度恐慌,疾控专家介绍的防护措施就是对抗疾病的有力“武器”。
在个人和家庭防护方面,安装纱窗、使用蚊帐、穿上长袖衣物、及时清理积水等,能从源头切断蚊子传播疾病的途径。出门旅行时,提前掌握目的地疫情情况,备齐驱蚊用品,精心挑选配备防蚊设施的住宿场所,旅行归来后也持续做好防蚊工作,这些都是保障健康的关键举措。只要积极落实这些防护方法,就能有效降低感染风险,守护好自己和家人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