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日报
2025年08月20日
第A002版:荆州要闻
版权声明

《荆州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荆州日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荆州日报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荆州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荆州日报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江陵县熊河镇两湖垸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严伟——

蔬菜田里种出致富好光景

  □ 记者 胡嫚嫚

  近日,清晨的第一缕阳光还未完全驱散夜色,江陵县熊河镇两湖垸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严伟已开始了一天的“巡村”。

  担任村支书7年来,严伟有个雷打不动的习惯:每天5点起床,赶在8点半上班前,必须把村里的田间地头、大街小巷转一遍。他说:“只有脚上沾满泥土,心里才能装着群众。”

  两湖垸村地处熊河镇东北部,由原两桥村、洋湖村、永固村合并而成,辖7个村民小组733户。过去,村容环境脏乱差,加之集体经济底子薄、路子窄,民心涣散,是全县的后进村。

  2018年,严伟作为村里返乡创业能人,被村民推选为村党总支书记。

  乡村要振兴,产业要先行。经过几轮考察,严伟发现,相对于过去种植粮、棉、油等传统农作物,蔬菜种植效益更可观,加上镇里豇豆产业已形成规模,村“两委”决定发展蔬菜产业。

  说干就干!2018年,两湖垸村引进市场主体,成立美湖蔬菜合作社,流转农户土地,由村集体承包规模种植辣椒、豇豆、菜薹等蔬菜。

  从合作社成立的那天起,严伟既是两湖垸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也成了村里的蔬菜经纪人。他多次联系县农业部门专家,咨询政策、学习种植管理技术,多次到周边县市蔬菜批发市场,了解市场供求信息,忙个不停。

  为了调动村民蔬菜种植积极性,严伟带头流转土地、对接销售渠道,越来越多的村民被带动起来,有的承包土地自主种植,有的在合作社务工拿工资。村委会还和蔬菜合作社签订了保底收购协议,不仅让集体收入有了保障,村民的荷包也鼓了起来。

  “每天下地除草、打药、摘菜,一年有1万多元收入,跟着严书记干,心里踏实!”在蔬菜合作社务工的村民丁泽利说,相比以前种地看天收,如今的日子越过越有盼头。

  在严伟的带动下,两湖垸村产业发展“多点开花”——

  依托“党支部+合作社+企业+农户”模式,建起了江陵金菊孵化基地、豇豆基地100余亩,同时,发展蔬菜、花卉旅游经济;

  推进土地、劳务、资本“三个合作社”建设,流转土地2000多亩,全村700名村民带地入社成为新股东,户均增收3000元,村集体收入达42万元。

  产业兴旺起来,村民对生活品质也有了要求。

  为了彻底改变村容村貌,严伟东奔西走争取政策、资金,平整万亩土地,全面硬化、绿化、亮化乡村道路,新建休闲广场、桥梁、泵站,栽植绿化景观植物……人居环境焕然一新。

  如今,行走在两湖垸村,水清树绿、花团锦簇,一条条乡村道路干净整洁,一盏盏路灯排列整齐,一个个农家小院错落有致,两湖垸村变成了远近闻名的休闲宜居“生态村”。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