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日报
2025年08月21日
第A006版:书香荆州
版权声明

《荆州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荆州日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荆州日报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荆州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荆州日报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转念见天地

——苏轼的破局智慧

  □李迎春

  蒋勋在讲苏轼的生命哲学时说:“苏轼永远在生命里看到一个好像要哀伤的东西,可是一转念他就看到了正面的意义。”比如“花褪残红青杏小”;花儿凋零,本来是一件哀伤的事情,但是转念他就写青杏已经长出来了。比如“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枝头柳絮快要吹没了,但是他转念就写种子四散天涯,处处都是生机。这就是苏轼的乐观,苏轼的豁达。

  这样的生命哲学,帮助他熬过了人生的起落无常。物随心转,境由心造。人生的祸福喜乐,其实都源于我们的心念。学会转念,用积极的心态面对一切,人生遇到的许多逆境,都是岁月对你的奖赏。

  苏轼在海南的时候,想要抄书,于是捡松枝来烧墨。结果因为火太大,直接点燃了整个松枝堆,差点把房子烧了。苏过以为父亲会伤心,谁知道苏轼却开心地说:“烧得好,这下烟灰多得用不完了。”在海南住了一段时间后,政敌章惇看他过得逍遥,于是派人把他赶出官舍。苏轼没办法,只能在树林里暂时搭建茅屋度日。儿子苏过十分沮丧,苏轼却说:“幸好把我贬到海南来了,要是换了其他地方,睡在树林里怕不是要被冻死。”这就是苏轼的生命哲学。别人遇到事情总是盯着坏的一面不放,苏轼却总能看到好的一面。无论何种境遇,他总能乐观面对人生的起落风雨。

  这份转念的力量,不仅照亮了自己的坎坷人生,同时穿透时空,也为后世的困顿者提供了精神的航标。1934年,老舍在上海找工作,结果处处碰壁。迫于生计,不得已辗转青岛,一边写作,一边教书。后来为了专心创作,更是辞去教职,一度断了收入来源,生活陷入了窘迫。坐不起车,出门只能靠走路,没钱下馆子,只能自己动手。他却说:“走路更健康,自己做的食材更新鲜。”平时也没有钱娱乐,只能出去散散步,遛遛弯。他却说:“不用花钱还接近自然。”正是这份乐观,让他熬过了这段人生低谷。也正是这段经历,他写出了《骆驼祥子》,奠定了他在近代文学史上的地位。

  人生境遇到底是好是坏,全在你如何看待。一念天堂,一念地狱。多想想好的一面,人生才能柳暗花明。只有学会转念,我们才能在峰回路转中,找到命运藏起来的惊喜。

  苏轼被贬到海南的时候,朋友同情他被困在海岛。他却说:“海南是岛,往大了看,大陆又何尝不是一座岛呢? 既然人人被困岛上,又何必自伤自叹呢?”仔细想想,确实如此。和大陆比,海南当然是岛;但是和地球比,大陆自然也是岛。大和小都相对的,全看你和什么相比。人的心里一旦有了天地的尺度,再看自己的经历,就会获得一种不一样的眼光。

  苏轼被贬黄州,仕途断绝,人生无望。和朋友在赤壁泛舟,他说:“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人生百年,置身天地之间,不过就像是蜉蝣一样短暂。至于肉身更是如沧海一粟,渺小到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红楼梦》里甄士隐家里失火,女儿失散,家财散尽。人生坠入谷底的时候,遇到疯道人。他说:“昨日黄土陇头送白骨,今宵红灯帐底卧鸳鸯。”拉长时空的维度,无常才是人生的真相。拉长时空的维度,把自己的心念放在更大的尺度上就会发现一切得失都微不足道,一切悲喜都是浮云。我们看到的世界,都源于我们的心念。心念透彻通达,人生所有迈不过的坎,都只是无关紧要的擦伤。

  《菜根谭》中讲:“苦乐无二境,迷悟非两心,只在一转念间耳。”万事万物都是人内心的外显,心变了,世界就变了。人生无常,际遇不定,但内心确实可以掌控的。

  学会转念,用乐观豁达的心态面对一切,人生所有困境,都是岁月对你的奖赏。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