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日报
2025年08月21日
第A004版:沙市新闻
版权声明

《荆州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荆州日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荆州日报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荆州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荆州日报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常态化排查+动态化回头看”

沙市区重拳整治农村假冒伪劣食品

  本报讯(记者陈丹 通讯员严海燕)为筑牢农村地区食品安全防线,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食品违法行为,近日,沙市区市场监管局对锣场、岑河两地开展农村假冒伪劣食品专项整治现场检查,通过精准排查与多元共治,全力守护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此次专项检查将重点关注农村食品消费高频场景,以小超市、副食店、餐饮经营户为重点对象,进行“靶向式”排查。执法人员重点核查过期食品、“三无”产品、仿冒知名品牌商品及虚假标注生产日期等违法违规行为,同步对食品进货台账的完整性、规范性进行细致查验。截至目前,共检查食品经营户8家,对3家存在台账不规范等问题的商户下达责令整改通知书,暂未发现假冒伪劣食品。

  在检查过程中,执法人员开展了“普法进商户”活动,向经营者和群众详细讲解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规,并督促商户严格落实进货查验、索证索票等主体责任,同时通过发放宣传手册、现场答疑等方式,提高了消费者识假辨假能力和维权意识,形成“监管+经营+消费”三方联动的共治格局。

  区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持续深化农村食品安全专项治理,建立“常态化排查+动态化回头看”机制,确保问题整改闭环到位;强化与公安、农业农村等部门的执法联动,形成线索共享、联合办案的监管合力;畅通12315等投诉举报渠道,鼓励群众参与监督,共同营造安全、放心的农村食品消费环境。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