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日报
2025年08月23日
第A002版:荆州要闻
版权声明

《荆州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荆州日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荆州日报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荆州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荆州日报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微改造”解锁“小美好”

——沙市区“破围透绿”推动城市更新见实效

  (上接第1版)

  城市更新的成效如何? 百姓最有发言权。“参加这个活动真开心! 以前围着挡板啥也看不见,现在变成这么漂亮的游园,环境多好啊,希望以后常办!”绿化村社区居民李琼的话语里,满满都是满意。

  盘活“空置场”停车区里溢满“生活味”

  城市更新的暖意,藏在对每寸土地的巧思里。沙市区正悄悄调整发展节奏,带着集约高效的心思唤醒“沉睡”空间,再用一场场因地制宜的改造,让停车不再难,让烟火气更浓郁。

  “真没想到闹市区有这么大的免费停车场,真是太方便了!”8月17日,从长沙来荆州旅游的刘柠在荆州新天地商圈顺利停好车,忍不住赞叹。

  这块约800平方米的停车场,周边小区商超林立,可就在几个月前,这里还围着围挡,荒草丛生、垃圾遍地,圈了3年多没人管。

  一边是越来越突出的“停车难”,一边是大量土地“围而不建、围而不净”,甚至成了垃圾“避风港”。为提升城市品质,沙市区吹响围挡综合整治号角,采取“拆、清、洁、绿”组合拳,打造整洁有序的城市环境。目前,中心城区已有76处围挡完成整治提升,释放出28.83万平方米的城市空间。

  “中心城区拆出的空地,正因地制宜‘变身’。”沙市区城管部门相关负责人介绍,北湖路与北湖小路那处围了多年的闲置地块,拆了围挡后设置停车位和潮汐摊位,既解了周边居民“停车难”的急,又给流动摊贩安了“固定家”,市容秩序更规范;太岳路与江津西路东南角拆了围挡后,2000平方米的空间变成“绿化+停车场”,市民停车、赏景两不误;复兴大道和红门北路交会处,以前因紧邻地方铁路长期围挡闲置、环境脏乱,如今成了近3000平方米的口袋公园,精美的墙绘点缀其间,成了周边居民散步休闲的好去处,也成了城市快速路上一抹亮眼的风景。

  墙绘“小彩蛋”老街区展现“新气象”

  当艺术踮脚亲吻街巷,老城区便有了新表情。沙市区以画笔为针、文明为线,细细织补着城市的文化细节,让记忆与创意在墙面上共舞,每个转角都藏着不期而遇的惊喜。

  颜料泼洒间,Labubu精灵从砖缝里探出头;时光流转中,周杰伦的旧磁带在墙面上旋转。这个夏天,沙市区的街头巷尾成了流动的美术馆。新天地停车场的“沙市”宣言墙、荆州中高速口的亚文化涵洞隧道、长港路墙根抱着草莓蛋糕的“贪吃”松鼠……这些俯身可见的“城市彩蛋”,把沙市的寻常巷陌变成了永不落幕的寻宝乐园。

  画笔点亮的角落里,满是生活气息。富怡雅苑小区门口,墙上画着各种咧嘴笑的卡通动物,下楼买菜的王秀兰阿姨每次经过都忍不住笑出声:“这画画得真有意思,看着就开心!”塔桥花园小区附近,簪花少女花墙成了游客们的打卡热门地;荆江大堤旁,巨幅墙绘《星浪护鲟》在暮色中宛若星河流动……无数“不起眼”的美,就这样被看见、被珍藏。

  绿色,是沙市区流淌在血脉里的基因,更是刻进发展肌理的坚守。城市建设中,沙市区始终锚定“建设绿色低碳的美丽城市”目标,通过增加绿植覆盖、优化树种配置、建设生态廊道等举措,高标准推进城区绿化。

  如今,这份生态坚守正滋养出美丽城市的鲜活生命力。市民在爬满藤蔓的壁画下起舞,游客捧着特色小吃在树荫里打卡,情侣在缀满花草的树洞前低语,斑驳老墙爬满爬山虎,在社交平台演绎着“推窗见绿、出门入园”的幸福连续剧……低碳理念与自然之美交织,让每处角落都透着宜居的惬意。

  “拆围透美”释放的空间红利,“见缝插绿”点亮的方寸之美,“艺术介入”焕发的街区活力——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幸福,已成了沙市区干部群众的共同追求。“全民共建”的力量,正推动着城市更新向“建设现代化人民城市”的目标扎实迈进。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