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陈娇 张昊 记者田心怡)入夏以来,市委社会工作部结合“水域分布广,居家儿童多”的市情特点,广泛动员志愿服务力量,强化宣传教育、日常巡查、隐患排查和应急救援工作,多措并举筑牢未成年人防溺水安全防线。
在统筹协调方面,市委社会工作部制定并印发《开展未成年人防溺水志愿服务活动方案》,设立市级联络专班,强化对各县(市、区)志愿服务的指导与调度。各地按照“属地管理、就近就便”原则,重点发动基层志愿服务组织参与。
在提升服务效能方面,市委社会工作部在全市通过多渠道发布倡议,广泛动员党员、群众、社会组织力量参与志愿服务活动,构建起多元参与的防溺水志愿服务网络。石首市发挥基层党组织作用,各村(社区)建立“支部书记+民警+民兵+志愿者”巡查专班,坚持“一日三巡查”,有效劝导未成年人私自下水210起;公安县鲍关村招募大学生志愿者,组建“青春护水队”,设置充气游泳池,日均接待儿童300人次,将“野泳点”变为“安全戏水乐园”;松滋市动员2790余人组建122支志愿服务队伍,持续开展水域巡防,劝阻未成年人在危险水域钓鱼、游泳、嬉戏、逗留等危险行为160余次;沙市区组建145支志愿服务队伍,实现辖区105个村(社区)全覆盖,开展劝导、巡逻等志愿服务活动3500余次。
市委社会工作部依托全市40个社会工作和志愿服务试点项目,深入开展防溺水志愿服务,引导社工力量在资源链接、宣传教育、重点人群关爱等方面发挥专业优势。洪湖市爱墩墩、公安县蓝丝带、荆州市小水滴、石首汇心社工等社工机构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防溺水宣传活动。
此外,全市各地积极发展专业救援志愿力量,如石首九曲湾救援队,监利市水上救援队,沙市区云救援志愿服务中心、康家桥水上救援队等,通过组织相关专项演练和技能培训,全面提升基层志愿服务队伍应急处置水平,以及未成年人及广大群众的应急避险、自救互救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