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陈雪玲 通讯员 杨颜吉羊
“老人家,不用紧张,放松下来,我给您抽个血做个化验。”近日,清晨的阳光透过老旧的窗帘缝隙洒进屋内,沙市区妇幼保健院沿江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公共卫生科科长马福鑫和同事轻轻敲开了徐爷爷家的门。
85岁的徐爷爷因中风瘫痪在床,行动不便,定期体检成了难题。马福鑫熟练地打开随身携带的医疗箱,一边为老人测量血压、血糖,一边向徐爷爷的家人柔声叮嘱:“徐爷爷有什么异常,你们随时可以和我联系。”
仔细为徐爷爷检查后,马福鑫收拾好东西,又前往另一位居民家。
这样的场景,在马福鑫16年的基层工作中早已成为常态。1987年出生的马福鑫,2009年毕业后便怀揣满腔热忱,义无反顾地投身基层社区卫生服务事业。
在社区卫生服务站,马福鑫总是穿梭于科室、社区之间,用脚步丈量基层社区健康地图,用专业守护居民健康防线,成为群众心中“家门口的健康守门人”。
马福鑫的担当并不仅限于熟悉的社区。2022年8月,西藏突发新冠肺炎疫情,疫情防控形势十分严峻。同月23日,沙市区妇幼保健院接到选派医务人员援藏的紧急通知。马福鑫第一时间主动请缨。两天后,她抵达西藏自治区。
初到海拔3800米的雪域高原,严酷的自然环境给马福鑫带来严峻挑战:持续性头痛、恶心呕吐、食欲不振、呼吸困难等高原反应症状接踵而至,夜间严重的低氧血症更让她辗转难眠。
“走两步就觉得呼吸困难,眼前一黑,腿就软了。”马福鑫回忆道。
来不及休整,经过简单培训后,马福鑫与援藏医疗团队的其他成员便到重症病区参与救治,第一天就因低血糖晕倒在病区。
每天,马福鑫都要穿着密不透风的防护服,在重症病区里一连工作数小时,护目镜上满是雾气,汗水浸透衣衫,每一个操作都比在平原地区耗费更多体力。
但她深知,在这里,她不仅是医护人员,更是患者的精神支柱。面对焦虑不安的患者,她总是用被口罩遮挡却依然能感受到温暖的笑容,以及坚定的话语,给予他们战胜疾病的勇气。
59天的日夜坚守,马福鑫的努力和付出得到拉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认可。2022年9月,她被授予“拉萨市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优秀援助医疗队员”称号,这是对她无畏逆行、英勇担当的最美见证。
2023年,马福鑫迎来人生中的又一个重要角色——湖北省人大代表。当选代表后,她深知这不仅是一份荣誉,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
“只有充分调研,才能提出实事求是、具有可行性的建议。”怀着这份责任,马福鑫将社区巡诊的笔记本当作调研手册,深入社区倾听居民群众对医疗卫生服务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提出了关于加强基层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等议案和建议。这些议案和建议得到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这些年,马福鑫多次受邀参加检察机关组织的检察开放日、调研检察工作等活动,体会到检察机关在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保障社会和谐稳定方面的重要作用。
去年12月,马福鑫参加了沙市区人民检察院在长江边举办的检察听证会。
“因为不懂法,而走上违法犯罪道路的案例不在少数。”结合多年基层工作经验,她对这种做法十分认可:“把听证会‘搬’到群众家门口,给在场村民上了一堂生动的警示教育课,引导大家守护渔业资源,这种做法值得点赞。”
未成年人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近年来,沙市区人民检察院深耕细作未检工作,编织了未成年人保护网,马福鑫对此深感欣慰。
“未成年人保护一直是全社会关注的热点和重点,每一名未成年人的背后都关联着一个家庭,他们的健康成长更关系到国家的长远发展和社会的和谐稳定。”马福鑫建议,检察机关进一步强化社会合作,加强与学校、社区、家庭等各方协作,通过法治副校长、家庭教育指导、社区普法等形式,建立全方位保护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