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日报
2025年09月08日
第A004版:时事关注
版权声明

《荆州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荆州日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荆州日报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荆州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荆州日报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把历史记忆“一代代传递下去”

——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图片展在俄远东两地举办

  “那段历史是生死与友情的见证。我永远忘不了中国的战友们,他们在面对日本侵略者时表现出的英勇无畏精神令人震撼。”98岁高龄的苏联红军老战士阿纳托利·拉夫罗夫提到同中方并肩作战的烽火岁月,眼含热泪,拄着拐杖的手微微颤抖。

  这是拉夫罗夫日前在俄滨海边疆区首府符拉迪沃斯托克参观中国抗战图片展时的一幕。老人年轻时曾跟随苏联红军奔赴中国哈尔滨、牡丹江等地,同中国军队一道抗击日本侵略者。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图片展,2日在符拉迪沃斯托克和俄远东另一重要城市哈巴罗夫斯克同时启幕。

  两个图片展共展出120余张照片。这些照片讲述着中国人民抗击日本侵略者的英雄故事,也镌刻着中苏两国人民同仇敌忾的烽火岁月,成为中俄两国友好交往的历史见证。

  俄罗斯海关学院符拉迪沃斯托克分院执行院长瓦连京娜·舍夫昆诺娃在观展后告诉记者:“图片展极具价值,展出的档案图片以最真实的方式重现中国军民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情景,其中许多细节此前并不为俄罗斯民众所知。”

  舍夫昆诺娃说,图片展帮助她的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历史,了解俄中两国友好与合作的渊源,是价值极高的教育活动。“对历史事实的歪曲不可接受。我们将不遗余力地保护历史记忆,将它们一代代传递下去”。

  中国驻符拉迪沃斯托克代总领事王军说,作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中国以巨大的民族牺牲长期牵制和抗击日本军国主义的主力,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图片展不仅记录了中华民族的深重苦难,更彰显了中国人民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

  中国驻哈巴罗夫斯克总领事姜笑洋说,中苏两国人民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作出了重大贡献。中俄世代友好的理念需要不断传承,两国各领域的合作也将不断结出新的硕果。

  图片展参观者中,有人长久驻足,仿佛与图片中的人物无声对话;有人轻声低语,把先辈的故事讲述给下一代;有人默默拍摄,把这一刻的触动永远留存。

  俄罗斯联邦委员会(议会上院)成员亚历山大·罗利克说,我的祖辈、父辈都曾参加过苏联伟大卫国战争,也曾与中国军民一道抗击日本侵略者。“我们将继续竭尽全力保护历史真相和历史记忆。”

  观众叶连娜眼含热泪对记者说,这些照片非常有历史意义,展现了我们两国人民共同战斗的友好历史。“最重要的是不要让这样的战争再次发生。”叶连娜说,她的祖父、父亲和兄弟近10人都在战争中牺牲或失踪,“这些照片让我想起他们”。

  99岁的利季娅·涅戈达曾作为机场勤务兵赴中国东北对日作战。1995年,她赴华出席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活动,此后也曾多次前往中国。“我们要让年轻人明白,胜利来之不易,俄中友谊地久天长!”

  在哈巴罗夫斯克从事教育工作的塔季扬娜说,一张幼儿坐在被损毁的铁路旁哭泣的照片让她非常难过。“作为母亲,我无法平静面对战争对孩子的伤害。这样的展览非常必要,民众要记住历史,防止未来再次发生战争。要让年轻一代记住,人类需要和平。”

  阿纳斯塔西亚是俄海关学院符拉迪沃斯托克分院二年级学生。“这些照片让我更加直观地感受到战争的残酷。作为年轻人,铭记历史,是我们的责任——因为只有了解过去,才能更好地走向未来。”她说。

  老战士拉夫罗夫说,今天的中国已经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我相信中国会变得更好,而我们两国的友谊,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褪色”。

  (新华社符拉迪沃斯托克/哈巴罗夫斯克9月6日电 )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