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日报
2025年09月08日
第A002版:荆州要闻
版权声明

《荆州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荆州日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荆州日报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荆州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荆州日报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七旬流浪老人身患骨癌思乡心切

市社会救助服务中心开启暖心接力

  本报讯(通讯员吕能霞)9月1日,市社会救助服务中心接到市长热线转来的一则特殊求助信息:一名七旬流浪老人,没有户籍信息且身患重病,无钱医治,渴望回到故乡。

  接到求助信息后,市社会救助服务中心迅速成立专项救助小组,制定救助方案。工作人员第一时间与荆州区城南街道白龙村取得联系,了解老人的基本情况和暂住地点。9月3日,救助小组前往老人暂住处展开实地调查。经询问得知,老人73岁,户籍地为重庆市,多年来漂泊在外,以打零工、捡破烂维持生计。如今,老人身患骨癌,身体每况愈下,落叶归根的心愿愈发强烈,急切希望找到亲人并返回家乡。

  然而,救助工作面临诸多难题。老人曾遭遇车祸,疑似出现失忆症状,许多关键信息无法准确提供,这给身份核实和寻亲工作带来极大阻碍。工作人员多次前往老人家中,仔细询问每一个细节,不放过任何可能的线索;同时,积极与公安系统对接,通过多方查询对比,试图从碎片化的信息中拼凑出老人的完整身份。但遗憾的是,由于老人提供的信息有限,且缺乏身份证等关键证件,截至目前,仍无法确认其准确身份信息和亲属关系。

  在开展身份核实工作的同时,市社会救助服务中心全力保障老人的身体健康。联合荆州区民政局、城南街道、白龙社区等多部门,协调120急救车辆将老人送往医院接受专业治疗。为确保老人在住院期间能得到妥善照料,该中心聘请了专业护工,负责老人的日常起居和护理。

  目前,市社会救助服务中心仍在积极与公安、社区等相关单位沟通协调,进一步拓展信息查询渠道,加大身份核实和寻亲工作力度。工作人员表示,将争分夺秒与时间赛跑,尽最大努力尽快确认其身份,帮助他实现与亲人团聚的心愿。

  近年来,市社会救助服务中心不断完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机制,强化部门协作,提升救助效能。通过一系列务实举措,切实保障流浪乞讨人员的基本生活和合法权益,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民政为民、民政爱民”的工作理念,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积极力量。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