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琳玲 通讯员胡艳)近日,荆州区知识产权局连续一周组织召开专题座谈会,面向辖区内38家生物与新材料企业开展专利预审申请“点对点”服务对接,助力企业加快创新成果保护进程。
会议重点介绍了荆州区与省专利预审中心的合作机制。针对生物与新材料产业特点,预审服务提供从材料准备到流程跟踪的全过程帮扶,可有效缩短企业专利审查周期,实现快速确权。区知识产权局明确了企业备案所需材料,包括盖章的营业执照、“两表两清单”(上年度利润表、企业备案申请表、研发人员清单及社保缴费清单)等。
针对企业普遍关注的预审与优先审查区别,工作人员现场进行解读:预审属于申请前的“提前审查”,涵盖形式及实质性审查,由省预审中心按产业侧重推进,审查更严格,通常3至6个月即可授权,且允许超范围修改,授权专利质量更高;优先审查则在实质审查阶段启动,无产业领域限制,不进行形式审查,周期为7至12个月,仅适用于涉及国计民生等重大专利。
企业代表们表示,此次活动清晰传达了服务内容、材料要求和审查机制,有助于企业少走弯路,更快将研发成果转化为市场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