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日报
2025年09月09日
第A003版:综合新闻
版权声明

《荆州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荆州日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荆州日报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荆州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荆州日报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市政府国资委相关负责人做客《行风热线》,与市民朋友在线交流——

让新市民和青年人安居荆州

  近日,市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党委委员、副主任严珩做客《行风热线》直播间,就保障性租赁住房有关问题,与市民朋友在线交流。

  4526套房源覆盖中心城区全域

  住房问题,关乎民生福祉,是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重要体现。为解决新市民、青年人、特别是从事基本公共服务人员等住房困难群体的住房问题,市政府国资委积极履行职责,充分发挥国资国企的引领带动作用,推动荆州市城发集团成立荆州城发保障房运营管理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中心城区保障性租赁住房的投融资和运营管理工作,让在荆创业的新市民、青年人住有所居,安心扎根荆州。

  截至目前,保障房公司已筹集保障房房源4526套,覆盖中心城区全域。其中,已完成交付3988套,剩余538套计划于2026年改造后交付使用。项目整体入住率超过95%,保障效能显著。

  据介绍,大部分保租房面积在50-70平方米之间,涵盖一居室、二居室等多种户型,能够满足不同家庭结构的居住需求。租赁价格按照同地段、同品质住房租赁市场价格的70%确定,有效减轻了租户的经济压力,让政策真正惠及于民。

  申请条件及流程

  保租房配租对象主要为从事基本公共服务人员以及新市民、青年人,包括:教师、医护人员、警察、公交(出租车)司机、物业服务、环卫工人、快递员、“三支一扶”工作人员、法律援助工作人员、就业援助工作人员,邮政、通信、水务、燃气、电力、建筑装饰、银行、保险、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企业员工、高校(含大中专)应届毕业生,以及在本地就业创业的新市民、青年人等。申请条件

  1.荆州市稳定就业的在岗人员;2.申请家庭成员(指本人及配偶、共同居住的直系亲属,下同)在中心城区内无自有住房,且自申请之日起3年内无房产交易记录。

  另外,申请人如有以下情形之一的,不符合申请条件:申请人及家庭成员已签订住房购买合同、征收(拆迁)安置房补偿协议的;申请人及家庭成员已享受公租房实物保障。申请流程

  申请人在微信“安居荆州”小程序提交申请,填写相关信息,同时提交以下材料:

  1.保障房申请表、个人承诺书(关注“荆州城发保障微信公众号点击服务”即可下载)。

  2.申请人或夫妻双方身份证正反面、户口本原件(单身提供单身承诺书;若离异则提供离婚证明)。

  3.编制卡、劳动合同、已入职尚未纳编的人员提供工作证明(提供其中1项)。

  4.申请人及配偶的不动产登记查询单原件(可在各城区行政服务大厅、市民之家、微信小程序上搜索“荆州市不动产登记交易中心”查询,需最新日期)。

  申请人提交所有资料后,保障房公司工作人员将在2-5个工作日内完成资格审核。审核通过后,进入“安居荆州”小程序进行线上选房并验房确认后签订合同。

  从“保障型”向“品质型”升级

  近期,中省住建部门多次明确要求“加大保障房供给、探索租售并举、满足多样化需求、树立运营思维、打造青年友好社区”。基于此,保障房公司制定规划,推动项目从“保障型”向“品质型”升级。

  ——强化房源供给。通过多种渠道新增保障性租赁住房房源,同时优化房源布局,确保住房供应与就业岗位分布匹配,实现“职住平衡”。以“运营前置”理念推进第四批538套房源装修设计——联合外部机构开展市场调研,结合房源周边产业、商业资源,精准匹配租户需求与生活习惯,制定个性化装修配置清单。

  ——升级服务品质。完善“安居荆州”系统功能,新增个性化服务模块。加强保障房小区物业管理与基础服务,提升居住舒适度,同时深化“青年社区”建设。定期开展多样化社群活动,增强租户归属感;联合社区力量,以党建为引领,构建“租户-社区-保障房公司”联动机制。

  ——推动产城融合。积极对接产业园区,共建“产业服务联盟”,构建产城融合生态。一是服务园区招商,为产业园区招商提供住房配套。优先为园区管理团队、企业员工提供保租房,助力园区吸引优质企业进驻;二是赋能租户就业,将园区企业的招聘、招商信息同步推送至保障房小区租户群,为租户提供就近就业、创业机会,形成“住房-就业”双向支撑。

  ——探索创新模式。试点租售并举,探索保障性租赁住房“先租后售”模式,为有购房需求的租户提供过渡方案,增加住房选择。是引入多元资本,加强与社会资本合作,吸引多元化资金参与保障房建设与运营,提升项目建设效率与运营质量,形成“国资引领、社会参与”的良性发展格局。

  编辑观点:随着城市快速发展,新市民群体与日俱增,住有所居、融入城市是他们最朴素的愿望。住房保障工作要顺势而为,对收入不高、只能靠租房解决住房问题的群体提供保障性租赁住房,让他们进得来、留得下、住得安、能成业,放开手脚为自己的美好生活、城市的建设发展而奋斗。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