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娟
伟大抗战精神是中华民族在血与火的考验中淬炼形成的宝贵精神财富,其“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穿越时空,历久弥新。当前,湖北肩负着建成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的时代重任,我们要从伟大抗战精神中不断汲取砥砺前行的奋进力量,为支点建设注入源源不竭的动力。
要不断汲取团结的力量。抗战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昔日,荆楚大地英雄辈出,无数湖北儿女为民族存亡抛头颅、洒热血,展现了深厚的家国担当。今天,这种“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使命感,正是激励全省上下团结一心投身支点建设壮阔实践的内在动力。弘扬伟大抗战精神,要求我们要以“个人小我融入国家大我”,强化“建成支点、走在前列、谱写新篇”的历史自觉。要以大局熔铸共识,敢于直面矛盾、勇于刮骨疗毒,“树牢‘一盘棋’思想,始终以全省发展大局为重”。要继承和发扬当年湖北军民同心协力、共御外侮的团结精神,打破部门藩篱,加强各界别、各领域、各行业的协同协作,“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凝聚起“干部群众团结一心,全省上下团结奋斗”的磅礴合力,唱响新时代的“团结就是力量”。
要不断汲取斗争的力量。抗战历程艰苦卓绝,靠的是“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和“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当前,湖北发展进入跨越赶超关键期、转型升级突破期、内生动力迸发期、枢纽地位重塑期、干事创业黄金期,支点建设还面临不少瓶颈卡点。要将先辈们的精神内核化作今日改革之强大引擎,敢于啃硬骨头,勇于涉险滩。要持续发扬“拼抢实”的精神和作风,聚焦“外需下滑和内需不足、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统筹不够、周期性与结构性问题并存”等深层次矛盾问题,重点突破,有序推进。要保持战略定力和耐心,笃定“踏平坎坷成大道,斗罢艰险又出发”的顽强意志,以不断斗争的魄力、定力和韧性,在“一难两难多难”复杂局面中打开事业发展新天地。
要不断汲取智慧的力量。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战略和策略相结合,通过把握斗争规律、制定科学有效的制胜路线图,为民族解放指明方向。新时代推动湖北支点建设起势见效,更需要传承这一智慧精髓,善用科学方法。要坚持系统观念,准确把握能级跨越、科创引领、产业倍增、枢纽提能、美丽湖北、文化创新、区域联动这“七大战略”之间的内在联系,找到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做到既能“十个指头弹钢琴”,又能真正牵住“牛鼻子”;要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立足湖北“居中通衢”“科技创新”“现代产业”等区位优势、资源禀赋,强化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融合,将比较优势加速转化为发展胜势,更好发挥经济大省挑大梁作用;要突出内因的根本性作用,激活干事创业的“原动力”。要扎实推动《中共湖北省委关于进一步激励干部在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中担当作为的意见》落地见效,激励广大党员干部奋勇争先,以高度的自觉能动性和革命创造性,以自信自强、奋进奋发的精神气质,全力以赴投身支点建设的火热实践。
精神如炬,照亮征途。当历史的烽烟化作新时代的晨光,抗战精神依然在荆楚大地上奔涌不息,成为我们永恒的精神火种。建成支点的道路绝非坦途,但只要我们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执着锚定目标,以乱云飞渡仍从容的胸襟应对挑战,将伟大抗战精神转化为砥砺奋进的号角,必定能在这片英雄的土地上续写属于我们这一代人的光荣与篇章!
(作者单位:中共湖北省委直属机关工委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