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周蓉 陈丹 通讯员臧颖 刘春容)“原本以为和员工的经济补偿纠纷要拖很久,没想到仲裁院主动上门协调,几天时间就解决了,一点没耽误生产!”提起前不久的纠纷化解,沙市区某食品有限公司负责人连连点赞。这暖心一幕,正是沙市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践行“抓前端、治未病”理念、积极主动上门服务企业的生动缩影。
以往,企业遇到劳动争议要“跑部门、等调解”,既耗时又影响经营。如今,沙市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主动把服务送到企业厂门口——仲裁员定期走访企业,摸清生产经营、用工情况,对依法用工、降低风险等关键环节提出定制化建议,帮企业提前“踩刹车”、避风险。
今年8月,该食品有限公司与部分员工因解除劳动关系后的经济补偿发生纠纷。仲裁院工作人员第一时间介入,一边搭建沟通平台,一边逐条解读法律法规,帮双方理清诉求、找到平衡点。经过几轮耐心协调,双方最终签下调解协议,平稳“分手”。仲裁院还帮企业“全面体检”,逐项梳理完善相关规章制度,协助企业建起劳动争议调解室。
沙市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将持续深化“抓前端、治未病”理念,推动服务企业活动常态化、精准化、机制化。同时,通过开展“仲裁员联企”“法治体检”等多样化服务,分行业、分规模帮助企业完善劳动争议内部调解机制,强化源头预防能力,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助力构建规范有序、公正合理、和谐稳定劳动关系,为企业专注经营、安心发展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