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肖晗 许芯悦 特约记者 夏自宇 通讯员 鲁萌 胡艺之
“原来走几步就腿疼,现在能一口气逛完公园了!”68岁的刘大爷高兴地说。他曾因下肢动脉严重狭窄几乎无法正常行走,在接受了荆州市中心医院甲状腺血管外科开展的“下肢动脉减容术”后,终于告别疼痛,重拾日常活动能力。
实施下肢动脉减容技术“腿梗”患者次日可下床活动下肢动脉疾病被称为“腿梗”,尤其高发于老年人、“三高”人群和吸烟者。随着血管内斑块不断堆积,管腔逐渐狭窄甚至闭塞,导致下肢缺血、疼痛、无力,严重时甚至面临截肢风险。
“就像水管里锈垢多了,水流不动了。传统方法往往靠‘硬撑’——用球囊扩张或放支架,但容易再堵,也不是所有患者都适合。”荆州市中心医院甲状腺血管外科主任医师胡锟说。
针对这一临床痛点,荆州市中心医院率先引进并成熟开展下肢动脉减容技术。该技术通过微创介入方式,将斑块、血栓等堵塞物质直接清除,“减”掉血管内的“负担”,从而实现管腔的真正通畅。
术中,医生经血管穿刺导入减容装置,精准清除病变组织,恢复血流通道。整个过程创伤小、恢复快,患者术后第二天即可下床活动。
据介绍,相比传统治疗,减容术具备显著优势。更持久的通畅率:减容后血管内壁更光滑,显著降低再狭窄风险;减少支架植入:许多患者无需置入支架,避免支架相关并发症;改善血流动力:有效恢复下肢供血,缓解疼痛、促进伤口愈合;降低医疗成本:减少了支架植入带来的相关风险和并发症,如支架内血栓形成、支架移位。
重视早期信号避免“小病拖成大病”
以刘大爷为例,医疗团队术前通过血管造影精准评估病变长度与性质,术中使用定向斑块旋切系统,彻底清除了长达15厘米的堵塞段,术后血流立即恢复,疼痛消失。
“尤其适用于长段闭塞、严重钙化、或血管狭窄的患者。”荆州市中心医院甲状腺血管外科主任医师胡锟介绍,“我们不仅能‘通血管’,更是‘修血管’,让患者走得远、站得稳。”
医生介绍,下肢发凉、麻木、间歇性跛行(行走后腿痛、休息后缓解)等都是下肢缺血的早期表现。建议50岁以上、尤其是有高血压、糖尿病、吸烟史的人群,每年进行一次血管超声检查,早发现、早干预。
目前,荆州市中心医院已成功开展多例下肢动脉减容手术,患者术后血流恢复率、症状缓解率均达95%以上,截肢风险大幅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