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日报
2025年09月26日
第A006版:健康周刊
版权声明

《荆州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荆州日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荆州日报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荆州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荆州日报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支气管镜下支架植入术 让气管和食管不再“乱串门”

    医生为患者实施支气管镜下支架植入术。

  □ 记者 肖晗 许芯悦 特约记者 夏自宇 通讯员 鲁萌 胡艺之

  荆医·新技术办实事

  “之前一吃饭就呛咳,连喝水都成了折磨,现在终于能正常吃饭了!”刚刚接受支气管镜下支架植入术的54岁王先生欣慰地说。

  他因晚期食管癌合并气管食管瘘,一度陷入营养不良与反复肺部感染的困境。最近在荆州市中心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接受支架植入术后,他的呛咳症状当天就基本消失,一周后已经能经口进食流质,营养状况明显改善。

  “错位通道”引危险

  “气管食管瘘是指气管与食管之间出现异常连通,导致唾液、食物或胃内容物误入气道,引发剧烈呛咳、吸入性肺炎、严重营养不良等一系列问题。”荆州市中心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谢凡介绍,该病常见于晚期食管癌患者、头颈部恶性肿瘤患者,以及接受过食管手术、气管切开或长期呼吸机支持的人群。若不及时干预,患者生存期仅数周至数月,生活质量急剧下降。而传统外科手术创伤大、风险高,许多晚期肿瘤患者和体质虚弱者无法耐受。

  微创介入破难题

  如今,随着介入呼吸病学的快速发展,支气管镜下支架植入术为这些患者提供了微创、高效、迅速起效的解决方案。为无数绝望的患者打开了新的生命通道。

  支气管镜下支架植入术,是指医生在支气管镜引导下,将一枚覆膜金属或硅酮支架精准放置在瘘口位置,就像一张“智能封堵网”,迅速隔断气道与食管之间的异常交通。这项技术实现了三大突破:立即封堵瘘口,防止食物、液体进入肺部,从根本上控制感染;支撑狭窄或受压迫的气管,保障呼吸通畅;为患者后续的抗感染治疗、营养支持和肿瘤治疗赢得宝贵时间。

  技术优势更突出

  与传统开胸手术相比,支气管镜下支架植入术具有显著优势:无需开胸,经自然腔道操作,体表无切口,痛苦小、恢复快;支架释放后,呛咳症状可立即缓解,效果立竿见影;特别适用于高龄、体质差、无法耐受全麻手术的危重患者;部分支架还可回收、可更换,可根据病情变化灵活调整治疗方案。

  医疗团队为患者王先生制定了周密的治疗方案:术前通过高分辨率CT三维重建精确定位瘘口;术中在支气管镜引导下精准释放覆膜支架;术后建立完善的随访体系,指导患者饮食生活,并定期复查评估支架情况及瘘口愈合状态。

  “现在遇到气管食管瘘的患者,我们更有信心通过微创方式解决问题。”谢凡表示,“这项技术特别适合晚期肿瘤患者、外科手术后瘘以及无法耐受传统手术的患者。”

  这些症状要警惕

  气管食管瘘的早期典型症状包括进食时呛咳、咳出食物残渣、反复肺部感染等。专家建议,肿瘤患者特别是食管癌患者,如出现上述症状,应及时就医检查。目前,支气管镜下支架植入术已成为治疗气管食管瘘的首选方法之一,让更多患者在根除疾病的同时,保证生活质量。

  “医学的进步,就是让过去无法解决的难题有了新的选择。”谢凡说,“我们的目标不仅是治病,更要让患者有质量地生活。”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