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日报
2025年09月29日
第A002版:荆州要闻
版权声明

《荆州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荆州日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荆州日报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荆州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荆州日报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让千年楚韵在文旅融合中燃起来

  (上接第1版)

  然而,若无“虚”,即扎实的学术研究与理论阐释,文旅融合便易流于表面热闹。本届楚文化节推出“荆州新发现战国秦汉简牍与中华历史文明”学术交流活动,发布《楚简越千年》纪录片、《简说楚文化》等研究成果,系统梳理楚人“筚路蓝缕”的开拓精神、“抚有蛮夷,以属诸夏”的包容格局,为文旅项目注入思想深度与历史厚度……一系列活动也让社会各界对楚文化有了更深的认知与感悟。

  文化有根,旅游才有魂。文旅融合,不止于“看风景”,更在于“见文明”。荆州将文化“软实力”转化为发展“硬支撑”:开幕式当天,签约2个百亿元项目、4个50亿元以上项目;今年1至8月,全市接待游客6891.1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604.18亿元,同比再次实现高位增长。但荆州并未止步于“流量变现”,而是以打造“楚文化权威阐释地”为目标,深耕遗址保护、简牍研究、丝绸复原等基础性工作,推动文化资源向文旅产品高效转化,让繁荣不止于节庆,更扎根于学术、产业与日常生活的多重土壤。

  弘扬楚文化,要有“锣鼓喧天”的热闹,也要有“十年板凳”的坚守。唯有以文塑旅、以旅彰文,虚实相济、知行合一,楚风楚韵才能真正“活”在当下、“燃”向未来,历久弥新。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