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讯员 徐冠岚
近日,湖北安纬纺织制造有限公司的车间内,工人们正熟练地将雪白的棉纱送进新升级的环保织机,这批面料将在3天后搭乘集装箱发往德国。而1个月前,这份价值千万元的国际订单,还因资金缺口险些“搁浅”。
“订单签了,客户催着交货,可买棉花的钱没着落,机器只能空转。”安纬纺织负责人杨良介绍,公司作为一家主营外贸的轻资产企业,厂房是租赁的,因此跑了3家银行都因“缺乏足值抵押物”被拒。眼看交货期越来越近,他越来越焦急。
面对小微企业的融资难问题,农行荆州沙市支行以“科技e贷”产品,直击企业痛点,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强劲金融动能。
专利证书贷来800万元破解企业融资困境
安纬纺织的转机,就藏在墙上挂着的5本红色证书里。农行荆州沙市支行客户经理鲁应滋在日常走访时,注意到办公室墙上的实用新型专利——那是企业多年研发的面料抗皱、抗菌技术。“传统信贷看‘砖头’,但科技型企业的‘宝贝’是专利。”鲁应滋现场对接分行知识产权评估团队,当天便启动“科技e贷”申请流程。
打破“抵押物崇拜”,关键在精准评估。农行沙市支行组建了由技术顾问、信贷专员组成的专项小组,通过查询专利检索报告、分析技术在行业内的应用价值,最终认定这5项专利作为核心授信依据。更让杨良惊喜的是,农行不仅在3个工作日内完成800万元贷款审批发放,还主动帮企业对接当地科技部门,申请到财政贴息政策,年利率从5.5%降至3%,一年能省12万多元。
拿到贷款后,杨良立即采购300吨原材料。车间里,闲置的织机重新转了起来,公司还趁机升级了2条环保染色生产线,产品达到欧盟出口标准。“现在不仅能按时交单,还靠新设备接了一笔意大利的长期订单,今年产值肯定能突破1.2亿元!”杨良指着车间里新增的10个工位说,生产线扩产后又招了8名本地工人,人均月薪能拿到6000元。
“金融活水”润产业“一揽子”服务助企远航
安纬纺织的“破局”,不是孤例。棉纱、纺织、服装作为我市支柱产业之一,仅沙市区就有近50家小微企业面临类似的“有技术、有订单、缺资金”难题。针对这一痛点,农行荆州沙市支行近一年来累计投放“科技e贷”“纺织贷”等特色产品2亿元,覆盖32家企业,其中,28家是像安纬纺织这样的轻资产外贸企业。
“不仅给钱,还要帮企业走得稳。”农行荆州沙市支行行长阮成介绍,除了信贷支持,银行还为出海企业配套了“一揽子”服务:跨境结算业务从原来的3天到账缩短至1天,还免了电报费;针对汇率波动,推出“远期结售汇”工具,今年已帮12家企业规避汇兑损失超50万元。
如今,走进荆州纺织产业园区,随处可见忙碌的场景:某棉纱厂的新生产线正在调试,准备出口东南亚;某服装企业的设计师正在修改样品,适配欧洲客户的尺码标准……这些企业的成长背后,都有“金融活水”的滋养。“服务实体经济不是口号,是让专利变‘现钱’、让订单变‘产值’。”阮成说,下一步,支行还将扩大“科技e贷”覆盖范围,重点支持有技术、有出海意愿的小微企业,让更多荆州企业乘着金融创新的东风,在国际市场上“乘风远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