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日报
2025年10月10日
第A002版:荆州影像
版权声明

《荆州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荆州日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荆州日报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荆州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荆州日报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百万游客用脚投票 千年荆州燃爆全网

    古城夜游视觉盛宴人气超燃。

    中秋歌会吸引八方来客。

    金凤广场人流如织。

    众人打卡沙市区五一路。

    荆州博物馆迎来客流高峰。

    观众激情互动。

    外国游客观看演出。

    大北门《入城仪式》演出。

    东门灯光秀表演。

    沙市码头文创园节日氛围浓。

    南门市集人气爆棚。

    老南门光影秀。

  把美好风景化作澎湃动能

  □ 本报评论员 曹歌

  金秋十月,江汉平原风起云涌,荆州大地气象万千。

  一场以文化为魂、以科技为翼、以体验为王的节会,在楚天之下徐徐铺展。这个国庆,荆州A级景区游客暴增,星级酒店入住率接近八成,五一路、荆街、大赛巷、沙市码头人潮如织,护城河畔光影流转,宾阳楼下“屈原”引舟,张居正街烟火升腾……一幅“人在画中游、史在景中现”的多彩画卷,正化作推动城市跃升的澎湃动能。

  这动能,源于对文脉的深沉守护与创新激活。荆州,这座承载半部三国史、千年楚文化的古城,曾以“高阁深藏”的姿态静立江畔。而今,她正以开放之姿、创新之举,让文物“活”起来,让历史“走”出来。博物馆奇妙夜中,楚绣流光、编钟回响;方特东方神画里,科技赋能、国潮涌动;入城仪式上,将士列阵、鼓角相闻。在荆州,文化不再只是展柜中的静物,而是可触、可感、可参与的鲜活叙事。这是一次从“静态展示”到“沉浸体验”的华丽转身,更是一场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深度交融的文明升华。

  这动能,更源于对城市气质的精准把握与系统重塑。荆州没有止步于“流量爆棚”的短暂狂欢,而是以“超级文旅月”为契机,统筹夜经济、商旅文融合、全域联动,将一时热度转化为长效温度。五一路的港风亮化,点亮的不只是街灯,更是城市记忆的温暖回响;非遗市集、美食盲盒、AI互动,编织的是可购、可品、可玩的立体消费图景。在荆州,文化不再是孤立的景点,而是流淌在街巷、融入生活、驱动发展的有机血脉。

  风起江陵,潮涌荆楚。今日荆州,正以文化为魂、以创新为翼,激发卖点、打通堵点、点燃热点,将厚重的历史积淀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深厚底气。我们期待,这座千年古城继续深耕楚韵、讲好三国故事、激活张居正等文化IP,打造更多现象级文旅品牌;更期待,她以更加自信、开放、包容的姿态,让世界看见楚文化,让传统文化照亮未来。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