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日报
2025年10月11日
第A003版:综合新闻
版权声明

《荆州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荆州日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荆州日报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荆州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荆州日报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做客《行风热线》,与市民朋友在线交流——

规范校服管理 共筑成长蓝天

  近日,市教育局党组成员、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副主任督学陈超做客《行风热线》直播间,围绕市民朋友关心的中小学生校服相关问题,与大家在线交流。

  统一校服款式 斩断“利益暗线”

  “校服购买”是今年群腐集中整治的重要内容。今年7月11日,市教育局经过广泛调研,充分征求学校、市纪委、省教育厅的意见后,在全省率先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全市中小学生校服管理工作的意见(试行)》(荆教办〔2025〕10号),推出一系列硬核举措,首要的就是区域范围内统一校服款式,将校服款式的“决定权”还给大众。这样有效破解了“一校一款”乱象,通过县域统一定制,斩断“利益暗线”。

  多方参与定款式。以县(市、区)为单位,每地筛选1至3套符合国家标准的校服方案,由教育局牵头,联合服装设计师、行业专家把控质量与实用性;邀请学生、家长、教师、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社会大众共同投票,确保款式既美观大方,又能让大多数人满意。

  明确周期防浪费。定下“校服稳定周期”——小学阶段校服确定后,6年内不许更换;初中、高中阶段,3年内保持不变。这意味着每届学生在校期间,“一套校服穿到底”,再也不用为频繁换款式买单,既减轻了家长的经济负担,也避免了资源浪费。

  以公安县为例。2025年秋季学期,该县启动校服款式全民征集活动,短短15天就收到74套设计方案。从专家初选淘汰不符合标准的方案,到组织家长、学生线上投票选出心仪款式,再到线下展示评审敲定细节,每一步都公开透明。最终确定的中、小学各1套通用款式,彻底终结“学校说了算”的垄断局面,从制度上切断了利益输送“暗线”。

  校服成本“透明化” 让家长明明白白消费

  为让家长“明明白白花钱”,我市打出“成本透明化”组合拳,把价格放在“阳光下”——

  统一标准算成本。校服款式确定后,各地统一面料、工艺、制作标准,由教育部门联合专业机构开展成本核算。面料多少钱一米、缝线多少钱一米、加工费多少,每一笔费用都拆解清楚,形成“成本清单”公开,让家长一目了然。

  规范流程促降价。制定《荆州市中小学生校服选用采购工作规范》,明确采购流程必须公开招标,禁止暗箱操作。

  鼓励“家长直购”模式。家长可以按照学校统一选定的款式,直接在市场上向供应企业购买,省去中间环节的加价。

  以市直学校的改革实践来说。此前单校小批量生产时,按照公选的校服款式和制作工艺标准,校服的采购、加工成本至少要500元,而通过市场化销售、规模化生产,原材料采购成本降低、生产效率提高,总成本直接降至400元,售价也同步下调。这一变化,不仅让家长减轻了经济负担,也让企业加强竞争,通过薄利多销提升销量,真正实现了家长减负、企业盈利的双赢。

  严控校服质量 守住学生健康防线

  在校服设计上,对面料和制作工艺标准都进行升级,舒适度将进一步提升。为守住学生健康的“第一道防线”,我市构建“全环节、立体化”监管体系,把风险堵在萌芽状态。

  分阶段严检。生产环节,要求企业每批次面料必须送检,拿到合格报告才能开工;流通环节,建立“入校前抽检”制度,由第三方机构随机取样检测,不合格的校服一律退回;校服到校后,再次随机抽样检测,只有全部合格才能发放给学生;穿着过程中,还开通反馈热线,家长、学生发现起球、褪色、异味等问题,可随时上报。

  黑名单强约束。建立校服生产企业“黑名单”制度,一旦企业出现连续两年抽检不合格、转包生产、违法输送利益等行为,直接列入“黑名单”,永久禁止参与荆州任何区域的校服供应。这一“铁规”,让企业不敢在质量上“打折扣”。

  此外,陈超介绍,此次校服改革针对各学段起始年级的学生,老生继续穿以前的校服,如有换洗需要,家长或学生可自由增购新、老校服,严禁任何形式的强制或变相强制购买行为。此外,明确规定新生校服种类为夏装、春秋装、冬装三类,学生自愿购买,以前部分学校设置的礼服等全部取消。

  编辑观点:

  校服是学生身份的象征,关乎健康与形象,也牵动家庭负担与教育公平。过去“一校一款”带来的频繁更换、价格不透明等问题,既增加家长心理压力,也暗藏管理风险。我市以问题为导向,推行统一款式、固定周期、公众参与定款等举措,从源头规范校服管理,让校服回归本位,体现了对民生关切的积极回应。

  做好校服管理工作,关键在于构建公开、透明、可监督的长效机制。通过统一款式、稳定周期,从源头遏制利益输送;通过成本核算公开、家长直购等模式,让价格在阳光下运行;通过全链条质量检测和“黑名单”制度,筑牢健康防线。持续打好校服采购与管理的“组合拳”,必将最终实现家长认可、学生舒心、企业受益的多赢局面。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