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讯员 贾开慧
一大早,毛家港镇塘咀村党群服务中心的积分超市就热闹起来,用日常积累的积分兑换生活用品,村民的积极性都很高。
党群服务中心是基层治理的关键支点。公安县积极争取省级基层治理创新引导资金200万元,对毛家港镇塘咀村、斗湖堤镇曾埠头村、埠河镇东湖村、孟家溪镇三袁村、麻豪口镇荆丰村五个行政村实施党群服务中心亲民化改造。通过空间重构、功能集成与服务升级,推动基层服务真正“强起来”“暖起来”,有效提升乡村治理与服务效能。
作为亲民化改造的重要内容,塘咀村积分超市不仅方便了群众,更成为推动乡村治理从“无形”走向“有形”的重要载体。通过积分制量化村民行为,有效激发群众参与乡村治理的积极性。聚焦老年人关爱服务,积极打造幸福食堂,扎实推进“两段集成、两端发力”基层治理体系,落实“一组一月一小事”机制,助力构建共建共治共享乡村新格局。
走进麻豪口镇荆丰村,儿童活动区、老年书画室、积分超市等功能区一应俱全。依托崇湖小流域治理项目,村里新建了灯光球场和文化宣传栏,打造出融健身、文化、服务于一体的复合型空间。通过亲民化改造,该村实现办公模式向开放式、环绕式服务转变,并推出“一站式”便民服务。如今,日均服务超过50人次,村民实实在在感受到民生温度。“改造后这里大变样了,环境特别温馨,像家一样舒服。以前办事才来这里,现在没事也愿意来看书、参加活动,感觉特别舒心。”村民蒋立琼道出了心里话。
治理强,基础在支点;民心聚,关键在服务。公安县紧扣服务群众、凝聚人心目标,以五个行政村党群服务中心亲民化改造为抓手,系统推进空间重塑、设施换新与服务模式创新,推动基层服务中心从传统办事点,全面升级为融政务、民生、文化等功能于一体的“百姓之家”和“民心阵地”。目前,五个村中心不仅实现快递存取、便民药箱、应急物资等标准化配置,更以细节服务温暖人心,以功能聚合凝聚治理合力,切实提升了基层服务的覆盖面和实效性。县委社会工作部亲民化项目负责人李健华说:“亲民化改造不是简单的空间升级,更是用物理空间换取群众的心理空间。后期,我们将加快拨付亲民化项目剩余资金,推动服务从有向优转变,推行‘错时服务+预约服务’机制,方便群众办理业务和使用相关设施,最大化发挥党群服务中心的阵地聚合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