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日报
2025年10月18日
第A001版:01
版权声明

《荆州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荆州日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荆州日报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荆州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荆州日报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荆声有你”耀古城

——荆州区文旅志愿服务品牌建设纪实

  □ 通讯员 贺亚东 谢君林

  当历史文化名城与文旅志愿服务相遇,会焕发出什么样的光彩? 今年以来,荆州区以“志愿服务赋能文旅发展、品牌建设助力基层治理”为核心,在全省率先组建专业化文旅讲解志愿者队伍,赋能古城文旅发展、助力古城5A级旅游景区创建。

  目前,“荆声有你”区级“一站式”文旅志愿服务示范平台主阵地搭建完成,实现志愿者管理规范化、服务精准化、运行高效化。一个个活跃在古城各个景点的文旅讲解志愿者,成为一道道亮丽风景。

  “志愿讲解,让我更爱家乡”

  在荆州博物馆,人们经常可以看到志愿服务者活跃的身影,一位名叫李依飞的姑娘在其中格外醒目。她有时带着温暖的笑容,向游客讲解文物知识;有时带着一群叽叽喳喳的孩子,培养他们怎样当好“荆州博物馆小小讲解员”。

  李依飞是土生土长的荆州区姑娘,毕业于湖北中医药大学中医学专业,目前正积极备考研究生。业余时间,她就变身成了荆州区文旅讲解志愿者,投入志愿服务工作。

  “因为出生在荆州这座历史文化名城,小时候我经常听到长辈们讲述荆楚文化、三国文化的故事,长大后我便想把所知道的荆州故事讲给更多人听。在我担任荆州博物馆志愿讲解员时,看到游客聚精会神地听我讲述荆州的文物和历史故事,一种自豪感油然而生!”李依飞说。

  让更多像李依飞这样的热心人参与到文旅志愿服务中来,是“荆声有你”区级“一站式”文旅志愿服务示范平台建设的首要任务。荆州区委社会工作部制定了“专业机构承接核心服务+镇办打造特色服务+全民参与基础服务”的核心策略,将更多志愿者纳入到志愿服务体系中。

  随着参与的志愿者越来越多,志愿者中存在的短板也显现出来:志愿者来源分散,服务能力与景区需求错位,缺乏系统化培训;文化讲解停留在景点复述层面,未能将楚文化、三国文化等核心资源转化为叙事化、场景化的传播内容;服务场景单一,大多数志愿者仅参与常规引导与秩序维护,深层次的文化讲解类服务涉及比例不高。为此,荆州区委社会工作部开展了文旅讲解志愿者赋能培训,通过“分层培训—实训试岗—考核认证—落地服务”实现人才赋能培训与志愿服务的闭环,系统性解决志愿者服务能力不均衡、服务内容单一化等问题。

  “我虽然是土生土长的荆州人,没想到古城还有这么多的历史文化知识、志愿服务还要具备这么多的专业服务技能。参加赋能培训后,我感到受益匪浅。”李依飞深有感触地说:“培训中,专家讲座、情景训练、案例展示等互动形式,提供了文化内涵解读、服务场景优化等专业指导,使我今后参加文旅志愿服务更加得心应手、应付自如。”

  如今,李依飞还当起了老师,培养一批批少年儿童成为“荆州博物馆小小讲解员”。“每当听到孩子们以清脆悦耳的声音,吸引一批又一批游客驻足聆听;每当看到孩子们以自信大方的姿态,收获游客阵阵掌声时,我的内心充满了自豪与喜悦,仿佛看到‘文脉传承’的力量在孩子们身上熠熠生辉。”李依飞说:“那一刻,我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念,要让更多的人了解荆州的历史文化,让这份珍贵的遗产得以延续和发扬。”

  “志愿服务,让退休生活更充实”

  65岁的周芳是荆州区原毛巾厂幼儿园的退休教师。退休后,她依旧心怀热忱,积极投身于各类社会公益活动,以另一种方式延续着自己的奉献精神。

  (下转第2版)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