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琳玲 通讯员 吴申畅
秋日的早晨,阳光洒在荆州区郢城镇荆安村的田埂上。
村民李坤生站在地头,看着镇工作专班人员小邹举着手机在地里来回走动,忍不住凑上前去。
“老李,您家这块地的边界在系统上看得很清楚,咱们一起再核对一遍。”小邹边说边点亮手机屏幕,奥维互动地图上清晰地显示着地块的坐标和面积。
“这东西真准! 以前为地界的事没少扯皮,现在一看地图,心里明镜似的。”李坤生咧开嘴笑了。
这个看似普通的早晨,正是荆安村“三资”整治工作的一个生动缩影。
沉疴痼疾待破解 组织发力破坚冰
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管理,一直是乡村治理中的难点痛点。荆安村也不例外,账目不清、资产流失、合同不规范等现象时有发生,村民对此颇有微词。
“记得去年村里要修一条路,就因为地界问题,村民之间争执不下,最后只能搁置。”荆安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魏文明回忆道。
转机出现在去年8月份。郢城镇党委成立工作专班,下沉到荆安村开展清产核资工作。
“我们不是来翻旧账,而是帮大家理清家底,让村集体资源发挥更大效益。”专班负责人田永红在村民代表大会上的话掷地有声。
专班由镇干部、财政所工作人员和村民代表组成,工作第一件事,就是将政策、流程、结果全部公开。
“村里的事就得让村民都知道。”村民熊姨妈指着村务公开栏说,“现在每笔账都清清楚楚,我们看得明白,心里踏实。”
专班建立周调度、旬通报、月评估的工作机制。每周一,召开例会,汇总上周进展,安排本周工作;每旬末,在村务公开栏公示工作进度会;每月底,镇党委会听取专题汇报。
“这种扎实的工作作风,让我们看到了上级的决心!”村民代表老罗说。
科技助力解难题 智慧管理提效能
科技手段在这次整治中发挥了关键作用。
过去靠人工丈量,不仅效率低,还容易产生纠纷。“记得以前丈量土地,至少要三四个人,拉着皮尺来回跑,一天也量不了几块地。”该村老会计索绪虎回忆说,“遇到争议地块,还要反复测量,费时费力。”
现在情况大不相同。工作人员运用奥维互动地图和三维叠合分析技术,很快就把全村127宗资源的边界、面积、现状弄得一清二楚。“以前要跑断腿的事,现在动动手指就解决了。”专班工作人员小贺边说边演示:轻点屏幕,地块边界立即精准定位;滑动手指,资源现状一目了然。此外,系统还能进行交通路网、地表建筑与农户地块的三维叠合分析,智能锁定边界坐标。
新技术的运用不仅提高了效率,更增强了公信力。“现在有了卫星图和数据支撑,谁都说不出闲话。”村民李坤生说。曾经因为地界问题与邻居争执多年的他,如今看着手机上的清晰图示,心服口服。
(下转第2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