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王丙全 通讯员 洪云锋 周栎 覃陆益
近三年,荆州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保持全省前两名,工业投资年均增长40.2%,荣膺“中国投资热点城市”“浙商最佳投资城市”等荣誉,这与其快速跃升的营商环境密不可分。
2022年,在全省营商环境考核评价中,荆州从第14名升到第7名,2023年又升至第4名,连续两年在全省进位最快,成功跻身全省营商环境标杆城市。在全国工商联公布的2023年度万家民企评营商环境调查结果中,荆州位列进步最明显地级市前五。
荆州营商环境是如何实现“三年两跨越”的?
奔着问题“改”堵点“多合一”审批时限全省居前
阳春三月,位于经开区的亿钧耀能光伏新材产业园三期建设快马加鞭。
两年前,该公司能耀新材项目仅用7个工作日,便拿到不动产权证、规划许可证等“五证”。随后,宏昌科技年产500万套洗衣机模块化组件项目,将这项纪录刷新为2个工作日。
过去,办理“五证”涉及部门多、手续杂,动辄要3个月,荆州办理建筑许可效率一度在全省摆尾。
知耻而后勇。荆州市住建局行政审批科科长刘洪祥说,2022年4月以来,荆州探索“多审合一”,实行“一窗受理、一表申请、并联审批、同步办理”。企业摘得土地后,可一次性获得“五证”和水、电、气等市政公用设施服务,所需材料从26项减到7项,最快1天办结。
随后,这项改革被拓展为“六多合一”,即多规合一、多测合一、多评合一、多审合一、多验合一、多管合一,贯穿项目立项、审批、建设、竣工等全过程,审批时限跃居全省前列。
近几年,荆州加快建设大宗商品铁水联运枢纽,港口经济迅猛发展。以前,铁路、港口和船舶公司之间信息不对称、承运标准不一,每种运输方式都有不同运输单证,货物转运耗时耗力。荆州推行“一单制”改革,货物跨方式运输实现“一次委托、一次付费、一单到底”,效率大幅提升。
类似改革还在不断推进。近一年来,荆州全面推行“局长走流程、坐窗口”改革,2112名领导干部前往窗口体验办事流程,发现问题和“堵点”,以强力手段高位推动完善1459个“一窗通办”事项,平均减少办理环节75%。
2022年以来,荆州对标先进、争创一流,共有121项先行试点改革获通报表扬,数量排名全省第四。松滋市二手房“带押过户”不动产登记改革,沙市区开展个体工商户“分类分型”培育,江陵县支持平台经济健康发展税收管理服务探索,洪湖市探索建立纳税人诉求快速响应、服务有效供给机制,荆州区推行“没办成,我来帮”涉税问题兜底服务等8项改革被纳入国家试点。
千方百计“降”成本全省率先实行“一网通投”
在沙市区观音垱镇,新落成的失能半失能老人养护大楼即将投入运营。这是全省首个采用“一网通投”开标的工程建设项目。
过去,企业到外地参加投标,须找第三方办理电子数字证书“CA锁”,一次动辄四五百元,还不能跨省、跨平台使用,办事成本居高不下。据调查,荆州已办理电子“CA锁”的企业有1.1万余家,少则几把,多则数十把,每年办锁和续费成本超2000万元。(下转第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