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02版:荆州要闻 PDF版下载

版面: 荆州要闻

荆州跻身营商环境标杆城市


  (上接第1版)

  为此,荆州推行“荆易、荆信、荆盾”改革,在全省率先开展电子营业执照“一网通投”试点,打破“CA锁”空间、人员和终端限制。截至去年底,已有1397家企业完成注册并开展交易,网上签订合同2078个,标中办理期限平均压缩40天以上。

  围绕降本增效,荆州举措不断。

  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过去,荆州政务服务窗口分散设置,市本级、中心城区和县市平台各成体系,数据互不连通,企业、群众办事多头跑、跑多次。荆州市投资8.55亿元建设市民之家,加快建设数字荆州,推动平台互通、数据共享,累计归集数据12亿条,全市即办件占比达91.6%,平均减办理时间94.5%、减跑动96.7%。

  “企业找政策”变成“政策找企业”。荆州打造“惠企直达”服务平台,对40余万家企业、个体户精准画像,为2458家企业“免申即享”发放惠企资金6.5亿元。一系列金融政策送去“及时雨”,例如政府为中小微企业提供低息应急“过桥贷”,中小微企业利用政府采购合同开展线上融资可享20%利率优惠,等等。2023年,荆州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32亿元,贷款余额3177亿元、比年初增加400亿元,贷款余额、增量均居全省第四。

  高效、低成本的制度设计,推动经营主体蓬勃发展。近三年,荆州新增“四上”企业2758家、总量突破了5000家,新增经营主体25.52万户、总量达到了56.2万户。其中新增规上工业企业571家、总数达1602家、增加了55.3%,新增上市企业4家、增加了72.4%。

  刀刃向内“优”作风近千名党员干部被问责

  2月18日,新春上班第一天,荆州市纪委监委通报2023年度“十优十差科室”评议结果。

  荆州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副主任尹文丰看完后舒了一口气。前两届评议,该中心资金归集与政策法规科、贷款管理科接连上榜“十差”,两位科长被免职和调整岗位。2023年,荆州新增公积金缴存企业1379家,公积金贷款发放额同比增长11.15%,两科室成功摘掉“十差”帽子。

  “营商环境关键看干部,根子在作风。”荆州市纪委监委评选专班负责人说,“十优十差科室”评议动真碰硬,让干部能上能下成为常态,三年来已有16位“十优”科室负责人获提拔重用,47位“十差”科室和所属部门负责人被免职、调整岗位甚至纪律处分。

  金麟机械本是公安县一家汽车零部件制造企业,此前由于产业链供给出现问题订单锐减。2022年初,荆州市开展“十问十帮”温暖行动,发动市、县、乡镇三级干部深入规上工业企业,聚焦企业资金周转、订单销售、产业配套、政务服务等问题开展蹲点式帮扶。在市、县两级干部共同努力下,金麟机械和美的集团成功签订供货协议,转产洗衣机轴承座后快速“起死回生”。

  这些只是荆州优化干部作风的缩影。2021年11月以来,荆州市委书记、市长“双领衔”,成立“优化干部作风、优化发展环境”领导小组,从纪检、组织、发改、经信等部门抽调20余人组建“双优化”办公室,与市营商办双线并进、协同作战。

  一场刮骨疗毒行动在荆江两岸铺开:在全省率先出台损害营商环境行为问责办法,对重点工作实行“红黄牌”管理,对新官不理旧账、漠视企业合理诉求等六大顽症进行专项治理,围绕营商环境开展机动式、点穴式巡察……两年多来,荆州收集各类营商环境问题线索4875件,累计化解4631件,化解率达95%,一系列“骨头案”“钉子案”得以化解。全市累计查处1591起损害营商环境的典型案例,934人受到党纪政务处分。在荆州投资兴业的客商们说,荆州的干部作风转了、营商环境优了、公共服务效率更高了。

  “面对日益激烈的区域竞争,荆州慢不得、松不得。”荆州市“双优化”办公室负责人说,荆州将进一步加强制度建设,努力从根本上化解干部作风、营商环境问题,助力荆州打造全省优化营商环境新高地。(原载4月2日《湖北日报》)

© 荆州日报
ICP备:鄂ICP备05002887号 鄂新网备0402号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