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04版:宜荆荆都市圈 PDF版下载

版面: 宜荆荆都市圈

厚积发展之势 挺起“工业脊梁”

——宜荆荆都市圈推动工业重大增长点早出力出大力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荆门分公司生产车间。(荆门日报记者 李小磊 摄)

    湖北先导电子信息产业园鸟瞰图。(荆州日报 供图)

    东昱欣晟新能源有限公司模组车间,该公司一季度产值达5亿元。(三峡日报全媒记者 吴延陵 摄)

  重大增长点,是我省工业稳增长的主要支撑力和关键动力源。今年以来,宜荆荆都市圈主动作为、深度挖潜,一家家重点工业企业忙建设、抓生产、抢订单,处处涌动勃勃生机。

  3月20日,一季度全省工业重大增长点(宜荆荆都市圈)出力活动在宜昌举行。当下,都市圈各地正紧盯工业重大增长点可靠增量,以更有力、更有效的举措推动增长点早出力、出大力。

  “头号产业”强支撑

  在宜昌高新区白洋工业园,塔吊高耸,机械轰鸣,一座座现代化的厂房正拔节生长。

  在楚能新能源(宜昌)锂电池产业园二号电芯工厂生产车间,工人们加紧生产其自主研发的“聚能π”314Ah储能专用电芯,产品订单已排到今年6月。

  在宜都化工园湖北磷氟锂业有限公司,两条生产线开足马力赶订单。公司每月产出3000吨电池级磷酸二氢锂产品,供不应求。

  春日的宜昌,从项目建设现场到企业生产车间,犹如一部动力十足的马达,高速运转,满目希望。

  近年来,宜昌深入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始终坚持“工业强市、产业立市”,聚焦“3+2”主导产业布局,深入实施“双千引领、产业倍增”工程,加快打造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现代产业体系。

  去年,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8%,分别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3.2个、2.2个百分点,工业占GDP比重达32.4%。在全省工业经济“赛马制”竞赛中居一类市州第一,获省政府“尊盘杯”表彰。

  得益于工业经济的加速成长和有力支撑,去年宜昌在全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50强城市排名中前进到第36位,经济总量跻身全国百强城市第49位、中部非省会城市第2位。

  今年以来,宜昌以增长点项目为工业稳增长主抓手,不断完善项目清单、实施专班服务、落实分级包保、强化政策帮扶,全力推动项目早投产、早出力、早达效。

  经摸排,今年全市221个工业增长点项目预计新增产值540亿元。其中,预增产值过10亿元项目16个,全年将新增产值400亿元以上。一季度,能出力的工业增长点项目131个,预计新增产值70亿元左右,拉动全市工业增长6个百分点以上。其中,重大增长点10个,预计新增产值25亿元。

  紧盯工业重大增长点可靠增量。宜昌市经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持续深化项目投资绩效综合评价,全力服务楚能新能源、新宜化工、麒瑞新材料等项目出力达效;推动晋控气体、中清光伏电池、东阳光电池箔、兴瑞硅材料等项目尽快投产,奋力夺取宜昌工业“全年红”。

  抓紧抓实工业经济“头号产业”。宜昌市人民政府相关负责人表示,宜昌将立足自身基础、资源禀赋,以科技创新为引领,持续升级传统产业、着力壮大新兴产业、前瞻布局未来产业,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以工业之“新”厚积发展之“势”;同时,携手都市圈兄弟市州,深入实施现代工业协同发展“五大行动”,加快推动区域一体化发展,共同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湖北实践贡献新的更大力量。

  “点线面”满弓劲发

  眼下,荆州各地处处涌动项目建设热潮,大家开足马力抢工期,一个个大项目、好项目迎春破土、竞相绽放,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在石首市东升镇仙鹤新材料施工现场,机声轰轰,塔吊林立,工人们抓紧建设,为顺利投产做准备;

  在荆州经开区湖北先导电子信息产业园,35栋单体建筑拔节生长,千余名工人施工正酣,力争6月实现投产;

  在江陵县华鲁恒升荆州基地,一期项目产销两旺,二期项目压茬推进,向年产值100亿元目标冲刺……

  工业增长点是荆州市工业稳增长的主要支撑力和关键动力源。今年以来,荆州锚定增长目标,形成攻坚章法,吹响奋进号角,“点线面”满弓劲发,谋划实施2000万元以上工业增长点278个,预计新增产值633.3亿元。据统计,172个2000万元以上工业增长点可在一季度贡献发力,占比61.9%,预计累计新增产值83.1亿元。

  在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的背景下,荆州在农产品加工、纺织服装、智能装备、现代化工等主导优势产业上持续发力。2024年,仙鹤新材料、先导新材料等一批新项目将投产达效,成为全市工业经济的强劲生产极。富春印染、玖龙纸业等一批企业在现有发展基础上不断释放新的生产能力。美的冰箱、美的洗衣机等企业借助“智改数转”东风,加大创新力度,实现产能产值“双提升”。

  为确保增长点尽快投产达效,荆州出台一揽子“硬核”措施。

  用好用活“会商调度”机制。2024年,荆州聚焦大项目,完善全市亿元以上项目库,动态掌握项目投资、纳统、建设周期等相关情况,对项目库实行动态更新、跟踪督办,为重大增长点蓄积巨大潜能。

  出台《关于推进新型工业化打造江汉平原先进制造业中心的实施方案》《荆州市实施“四大工程”推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等,助力企业在高质量发展“赛道”上再创佳绩。

  持续深化“十问十帮”温暖行动。各地各部门工作组入工地、进车间,查看企业生产经营情况,了解项目建设进展,鼓励企业加快生产。

  推出“链式”送工服务。从岗位信息发布、专场招聘活动、扩大技能人才供给等方面,提供具体化、“链条式”服务,全方位助企纾困,努力将增长点优势转化为高质量发展胜势。

  创新构建增长极

  2024年,位于荆门的新洋丰以“高效、专用、环保、功能化”为核心方向,研发推出系列新型肥料产品,引领磷复肥行业产品创新,形成专用复合肥料、缓控释肥料、稳定性肥料、水溶肥料等产品序列,满足不同区域、不同作物在不同周期的生长需要。

  年初,湖北航特装备制造有限公司轻量化研发中心投入使用。研发中心将汽车底盘“轻量化、一体化”的特性元素融入大楼主体外观设计,为公司研发及创新提供了环境保障。

  增添模具设备、调试生产机器、车间生产演练……春节期间,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湖北荆门分公司内,工人们忙着对生产线进行升级改造。

  3月26日,荆门亿纬锂能(300014)新获得一项发明专利授权,专利名为“一种硅基负极电解液、制备方法及其锂离子电池”,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硅基负极所用电解液产气、循环容量衰减较快等问题。

  一项项科技创新成为荆门工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增长极,为“4211”现代化产业体系(即4个两千亿产业——新能源新材料、汽车智能装备、绿色化工、农产品加工,2个千亿产业——建材、数字经济,亿纬动力冲刺千亿企业,百亿企业达到10家)汇聚了强劲的新质生产力。

  荆门市紧扣科技创新要素,统筹推进传统产业焕新、新兴产业壮大、未来产业培育,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促进新能源新材料、汽车智能装备、电子信息及其他新兴主导产业持续发力,三大新兴产业合计实现产值250.7亿元,占全市比重近50%;产值同比增长18.8%,快于全市工业11.3个百分点,拉动全市工业产值增长8.4个百分点。

  荆门市还在深化“解难题、稳增长、促发展”企业帮扶活动的基础上,对春节期间订单充足的不停产规上工业制造业企业,每家给予5万元奖励;对春节期间开足马力生产的规上工业企业,按产值增速分别给予10万元、20万元、30万元的一次性分档奖励,极大地提振了大中企业的生产信心。全市大中型企业实现产值314.5亿元,占全市工业的62.7%;产值同比增长22.7%,快于全市工业16.2个百分点。产值排名前100的企业实现产值379.8亿元,增长24.5%,快于全市工业18个百分点,拉动全市工业产值增长14.9个百分点。

  现场直击

  宜昌

  升级打造极致成本工厂

  4月3日,宜昌高新区欣旺达东风宜昌电池生产基地,7条生产线开足马力赶订单。

  “公司一季度产值达5亿元,订单已排到今年底。”湖北东昱欣晟新能源有限公司运营管理部长张俊介绍,投产7个多月来,公司已累计向客户交付330万只电芯。

  湖北东昱欣晟新能源有限公司项目由东风集团、东风鸿泰、欣旺达动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共同投资建设,集动力电芯、模组、Pack和电池系统研发、设计、生产、销售于一体,其中一期年产能为20GWh。

  记者来到101电芯车间,沿着700米长的参观通道一路向前。智能化的生产线上,机器人来回穿梭运送生产材料,身穿防尘服的工人们熟练地操作设备。搅拌、涂布、辊压……经过一道道工序,电芯产品鱼贯而出。

  目前,东昱欣晟生产的166Ah和212Ah两款短刀电芯产品深受市场欢迎。“我们的电池产品具有更安全、更耐用、充电更快的特点,5层安全设计体系,拥有超过100万公里的使用寿命,10分钟可充到80%SOC。”张俊说。

  先进的技术和工艺优势使其产品赢得了市场青睐。据介绍,东昱欣晟主要向东风汽车、吉利汽车等客户及时交付高质量动力电池产品,其续航里程可覆盖400公里到700公里,能实现A00、A0级车到中大型轿车、SUV全场景应用。走进模组车间,120米的自动化生产线快速运转,经过电芯上料、分选、堆叠等30多道细分工序,一台台模组产品成型下线。

  这里还是一座绿色智能工厂。“目前,所有设备都实现了在线监控、在线数据判断,实现全周期生产的可视化、自动化、智能化。”张俊介绍。

  “今年,公司将紧抓产线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推进制造良率大于96%,同时实施技改项目,提升设备性能,打造极致成本工厂,全力冲刺年产值40-50亿元目标。”东昱欣晟新能源有限公司总经理田东成说。

  (宜荆荆恩主流媒体联盟·三峡日报全媒记者 赵璟一 通讯员 赵强)

  荆州

  “炼”出智造“芯”动能

  春风和煦,万物复苏。湖北先导电子信息产业园内,35栋单体建筑拔节生长,1300余名工人抢抓时机,掀起项目建设攻势,书写“春天的故事”。

  湖北先导电子信息产业园由先导科技集团投资建设,总投资额200亿元,其中一期项目投资40.5亿元,将建设电子信息专用材料和稀有金属回收项目。项目负责人王文华说,截至目前,一期项目建设已完成60%,预计今年7月部分项目可上线投产,今年底全部完工。达产后,年产值有望达70亿元。

  近年来,全球芯片需求大增。作为全球稀散金属行业“领头羊”的先导科技集团布局荆州,大力推进湖北先导信息产业园项目,加大稀散金属领域的研发和市场开拓力度,进军航空航天、半导体、高端显示、精密光学、新能源等高端电子信息领域,助推荆州半导体新材料产业提档升级。

  “荆州是发展稀散金属原材料及其延伸电子专用材料加工产业的理想之地。”在王文华看来,荆州地理位置优越,拥有丰富的化工原料和资源优势;营商环境优良,企业有全方位生产要素保障,发展无后顾之忧。

  据了解,电子信息是荆州市奋力打造的六个500亿级产业之一。作为产业上游的高附加值企业,湖北先导电子信息产业园将架起电子信息、精细化工和新材料产业之间的联动桥梁,为荆州战略新兴产业规模化、集群化发展增添强劲动能。

  (宜荆荆恩主流媒体联盟·荆州日报记者 琳玲)

  荆门

  筑起绝缘电缆“高边疆”

  3月29日,湖北艾克电缆有限公司内,一派繁忙景象:车间里,工人们开足马力生产,千方百计保证客户订单;供采部里,大家忙着登记收储生产物资,有条不紊线上线下供货;实验室里,研发人员进行各种实验,力求找到线缆表层材料的最佳组合。

  艾克电缆位于湖北省京山经济开发区,2012年着手研发矿物质绝缘防火电缆,2021年1月建成投产。公司专业研发、生产和销售矿物质绝缘电缆,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湖北省矿物质绝缘防火电缆生产领军企业,是国家矿物质绝缘防火电缆BTTZ及YTTW产品国家标准制定者之一,拥有矿物质绝缘防火电缆发明专利3项和实用新型专利20余项。公司先后获评湖北省“专精特新”企业、湖北省科创新物种“瞪羚企业”、湖北省两化融合示范企业,其产品获湖北省矿物质绝缘电缆首届“湖北精品”称号。

  在湖北省金融“早春行”活动现场,观众们从播放的视频里看到,电缆在950℃的火焰里燃烧3个小时,最终炼成了“烈火金刚”。多年来,艾克电缆已拥有防火电缆发明专利3项、实用新型专利20余项,通过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自主研发的NG-A-950矿物质绝缘电缆超越国标要求的耐火性能。

  据了解,艾克电缆产品目前广泛应用于各类大型建筑及重点消防场所,拥有150多家合作代理商,在上海地铁嘉闵线、武汉市第一医院、福建昌财医院、武汉金银潭医院、荆门市龙泉大厦、湖南理工大学岳阳校区等大型项目中,都能看到它的身影。

  艾克电缆相关负责人表示,将继续深耕矿物质绝缘电缆研发,投身于国家电力安全的“高边疆”建设,为发展绝缘电缆新质生产力贡献艾克力量。

  (宜荆荆恩主流媒体联盟·荆门日报记者 姚桂林 通讯员 陈聪 唐书翔)

© 荆州日报
ICP备:鄂ICP备05002887号 鄂新网备0402号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