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04版:石首新闻 PDF版下载

版面: 石首新闻

法入万家润民心

——石首市多举措深入推进法治文化建设


  □ 通讯员 曾晶 张宇佳 程请 成安娜

  街头文化墙上一幅幅喜闻乐见的法治漫画,中小学校园里一堂堂精彩生动的法治讲座,公园商场中一块块内容丰富的法治展板,企事业单位楼宇内一条条朗朗上口的法治标语……近日,行走在石首城乡的大街小巷,浓厚的法治文化宣传气息铺面而来。石首市将法治文化与法治宣传、普法宣传与群众生活有机融合,让市民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法治文化熏陶,养成知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习惯,实现普法教育长效化,为法治石首建设注入强大动力。

  强化阵地建设夯实法治文化“硬根基”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法治文化建设,连续多年将法治文化阵地建设作为重点特色工作纳入政府工作报告任务分解清单,主动融入乡村振兴、“共同缔造”、“强县工程”等,高位推动法治文化阵地建设,形成全市上下齐抓共建“大格局”。东升镇新堤口村、高基庙镇高基庙村被命名为“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

  2023年,石首市投资2600万元建成的市综治中心“五治”公园,集“教育性、观赏性、互动性”于一体,成为该市法治文化阵地建设新标杆,今年被评为省级法治文化示范点。同时,经过全面升级改造的陈家湖法治主题公园将“法景”与“美景”相融,形成一步一景,成为群众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新阵地。这两处公园深受群众喜爱,被誉为“石首市法治公园双标杆”。

  2021年以来,石首新建法治公园20多个,街道、广场、长廊30多处,固定法治文化展板、专栏1000多块,形成了层次丰富、特色鲜明、遍布各地的法治文化阵地建设格局,让群众能够“出门见法、抬头看法、休闲学法”。

  聚合法治人才提升法治文化“软实力”

  2023年来,石首市组建普法讲师团、法律顾问团、普法辅导员、法律明白人、法治宣传文艺队、法治副校长6支队伍近200人,常态化开展“法律多进”活动。挖掘、培育以刘克香、蔡德云等老人为代表的一批普法群众志愿者,协助创建“刘克香普法禁毒工作室”。刘克香先后获评“感动荆州”十大人物、湖北省爱心人物、湖北省禁毒先锋,成为群众参与法治建设的一面旗帜。

  市司法局与市教育局联合开展法治副校长选拔培育工作,选拔出一批具备丰富法律知识和实践经验的法治副校长,到学校开展法治讲座,为学生们带来生动实用的法治教育,助力校园法治建设。东升镇司法所所长邹中炎将法治文化与本地传统文化有机融合,引导一批喜爱文艺表演的老党员、老干部、老教师,组建法治文艺表演队,以快板、法治小品、民歌等群众喜闻乐见形式,创作法治文化作品20多个,先后深入全市各村社区巡回演出200多场次,激发广大群众学法守法用法的热情。

  创新普法宣传激活法治文化“新动能”

  市司法局编印“八五”普法读本和法律明白人手册,在全市免费发放;发挥好“指尖普法”新媒体优势,先后拍摄普法小视频5部(其中1个小视频获得省级优秀奖),通过“石首司法”微信公众号等各种平台进行广泛传播。乡镇创新“普法六小”(小报纸、小广播、小书屋、小教员、小专栏、小讲坛)形式,每年印发普法小报3万多份,免费发放到农户。各地各单位充分运用电子显示屏,以短视频、动漫、动画等形式,宣传普及法律知识,讲述法治故事,营造了寓教于乐的浓厚氛围。

  市直各单位聚焦主责主业,将普法融于行业实践。市教育局在全市中小学推行“小手拉大手”宣传模式,让师生把各类法律知识传递给家人、亲朋好友;市检察院以周播剧形式精心打造“普法广播剧”,提高群众法治思维和法治意识;市城管执法局创新“普法柔性执法”工作模式,助力创优法治化营商环境;市妇联、市信访局联合推出“普法夜市”活动,将法治宣传教育融入群众日常生活中;市老干局持续开展“法治楹联”活动,创新普法宣传形式……这一系列举措切实提升了全市普法宣传质效,激活法治文化建设新动能。

© 荆州日报
ICP备:鄂ICP备05002887号 鄂新网备0402号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