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山水诗派代表人物、诗佛王维(字摩诘,号摩诘居士)与荆州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他的诗作《寄荆州张丞相》和《林园即事寄舍弟紞(次荆州时作)》之中。原荆州地委宣传部1982年主编《历代诗人咏荆州》收录了王维的《偶然作》,笔者虽未查阅到此诗的创作时间和地点,但相信当时编者的收录是有充分理由的。
王维《寄荆州张丞相》写道:“所思竟何在,怅望深荆门。举世无相识,终身思旧恩。方将与农圃,艺植老丘园。目尽南飞雁,何由寄一言。”这首诗创作于开元二十五年(737年),是王维写给自己的伯乐和恩人张九龄的。
作为开元盛世最后的一位名相,张九龄成就卓越,不仅是一位知名诗人。还是乐于提拔后进的伯乐。开元二十三年(735年),正因为张九龄慧眼识英才,举荐35岁的王维为右拾遗。而此前,王维只担任过太乐丞、济州司仓参军等没有什么地位和影响的官职。由于张九龄的赏识,王维从默默无闻的小吏变为有一定地位的官员。
张九龄还举荐过长安尉周子谅担任监察御史。开元二十五年(737年),这个周子谅胡言吉凶,以致皇上亲自质问,在朝堂上当即判决周子谅死刑。因为此事,张九龄被定为“举荐不称职罪”,贬为荆州大都督府长史。满朝文武为求自保、缄口不言,更没有人对张九龄予以安慰。只有王维不忘旧情、不避权贵,写下这首《寄荆州张丞相》,用感人肺腑的诗篇,报答张九龄的知遇之恩。全诗低吟婉转、语言深沉、朴实无华、自然天成,透露出王维对张九龄的真情实意。
王维《林园即事寄舍弟紞(次荆州时作)》写道:“寓目一萧散,销忧冀俄顷。青草肃澄陂,白云移翠岭。后沔通河渭,前山包鄢郢。松含风里声,花对池中影。地多齐后疟,人带荆州瘿。徒思赤笔书,讵有丹砂井。心悲常欲绝,发乱不能整。青簟日何长,闲门昼方静。颓思茅檐下,弥伤好风景。”这首诗是王维写给自己弟弟王紞的,被选入《全唐诗》第125卷第23首。
王紞是王维最小的弟弟,曾任祠部员外郎、司勋郎中,官至太常少卿,负责宗庙礼仪。诗题中的“林园即事”,就是以眼前山水田园中的事物为题材。而“次荆州时作”,说明是王维在荆州创作的。笔者尚未查阅到这首诗是什么时候、在荆州什么地方所写。但可以认定,由于亲人不在身边,自己旅途孤独寂寞,王维即使看到了美好的风景,依然感到不开心不愉悦,而且联想到“荆州瘿”的疾患,于是就抒发个人情感,寄托对弟弟王紞的思念,表达孤单悲伤的心情。
王维《偶然作》,是一组五言诗,共六首,从不同角度探讨人生的偶然性、自然之美、社会现实、个人情感等。《其一》描述楚国狂夫形象,表达诗人对自由精神的向往。《其二》描绘老翁的田园生活,展现乡村生活的悠闲自在。《其三》反映社会的复杂性和人生的无奈。《其四》描写陶潜的隐逸生活,表达对于超脱尘世纷扰、追求内心宁静的渴望。《其五》以赵女故事为引子,探讨社会现象与个人命运的关联。《其六》反思艺术创作与人生经历之间的关系,表达对于艺术创作的深刻理解和独特见解。这组诗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也提供了宝贵的人生智慧和深邃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