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06版:文化荆州 PDF版下载

版面: 文化荆州

老沙市的名菜名点名店

“好公道”与什锦饭


  □冯毅然

  (四)

  今天的“好公道酒楼”,地处沙市繁华的中山路上段,三层结构,坐南朝北,内部设施,高雅豪华,生意兴隆,全市有名。

  说到“好公道”的创始人及其经历,还得从上世纪三十年代讲起。

  如果能把历史推回到1938年的话,我们就可以看到一个中等身材、四十岁左右、敦壮的浙江人,在觉楼街一带忙碌不休,他就是“好公道”的创始人詹阿定。詹阿定原是沙市一家浙江帮大银楼房(金银首饰业)的一名厨师,后来依靠同乡的资助,在沙市“觉楼”旁边租了一间小门面,开始自己创业。

  没等挂好招牌,就搞了两三套桌凳,经营起“稀饭泡油饼,白酒配烧腊”来,同时,他还承包了几个单身同乡的伙食。经营了几个月,吃力不讨好的生意始终没能打开局面。

  当时正是对日抗战开始,市面上流动人口增多,很多人为了生计,一天到晚忙碌奔波,吃饭都要挤时间。他认为这是个机会,于是就搞了一项类似现在“快餐”盒饭的“什锦饭”来上市供应。其实,“什锦饭”也好,“盖浇饭”“过桥饭”也好,都由来已久,并不是他的创举。然而,他肯动脑筋,在商战中,求生存、图发展。那时候,别人家“什锦饭”的规格,是猪油炒饭,上铺一层炒肉丝,名曰“什锦饭盖浇”,他把它改进为在炒肉丝的上面又加盖一个酥松金黄的荷包蛋,还免费添加清汤一小碗(此即为“过桥”)、泡菜一小碟,把“饭”也改为用白粳米蒸制。像这样的“什锦饭”,丰富了“盖浇”、免费了“过桥”,有饭有菜有汤,随到随吃,菜能下酒,饭、汤能填满肚皮,加之收费便宜,这样既快速又方便、既经济又实惠的新品种,自然吸引了一大批世间忙碌之客。

  当时,在沙市举行的鄂西运动会和湖北省第四区运动会的裁判和选手们,都在这里包伙食,尤其对“什锦饭”格外青睐。后来,连“富豪郎”们,吃腻了“油大”,也来赶“时髦”,跑到这里品尝“什锦饭”。

  由于他重视质量,讲求信誉,做生意灵活,经过一段时间经营,顾客都称赞他的店子“菜美饭好、买卖公道”。听多了,詹阿定忽然灵机一动,干脆做了一块“好公道”招牌,挂在店门口。此后,他的生意越做越好,于是扩大店堂,增添厨师,又把他在宁波搞红案的堂弟詹阿应请来,还招了八个徒弟,大张旗鼓地经营起点菜、包席来。至于其赖以起家的“什锦饭”,随着人们生活要求逐步改变而慢慢地被冷落、甚至遗忘了。

  从“罗洪发”到“王洪发”

  上世纪30年代到40年代的前后二十多年,沙市人都知道“王洪发”这家馆子。这家坐落在丝线街(今崇文街)的餐馆,为王家所开设。王家有三兄弟:良才、根才和顺才。由于当初他们家境不好,1913年,老二王根才刚满10岁,他父亲就把他送到罗洪发馆子当学徒。“罗洪发”是当时丝线街内普仰寺附近的一家有名的馆子,店东罗三爷是他的姑父。他学徒5年,靠个人勤奋,到15岁时就学到了一手红案好技术。1924年,罗三爷病危,将馆子顶给帮工马三保去做。不久,马、罗关系紧张,王根才“揭榜”,将“罗洪发”更名“王洪发”。

  开始经营时,王根才觉得自己太年轻,不适合当经理,就把大哥王良才请来主持店务。自己还是一头扎进红案中去捏刀把。几年后,他大哥双目失明,他才自己独当一面。

  在他主持的十几年中,“王洪发”曾先后邀请许多荆汉名厨师来掌过勺,如郭志喜、关南庭、黄老九、汪建堂、王银堂、夏成富……名师名菜,擦亮了“王洪发”这块招牌。拿郭志喜来说,他技术全面,既有一般的黑三仙、溜鸡脑、杂烩、皮条、油炸鸡等拿手菜,又能做一红一白(菜肴中不能少鱼翅、烤鸡或烤鸭这两样)、二红二白(菜肴中不能少海参、燕窝、烤鸡、烤鸭、或烤乳猪烤鸭这四样)等高级宴席场面;其他名菜,也各有千秋,如汉帮师傅黄老九的冰糖燕窝、鸡汤燕窝、清汤芦笋、全家福、龙凤鸡腿、网包青鱼、三丝鱼翅、芙蓉鸡片等就都脍炙人口。

  1940年6月8日,沙市沦陷。此后5年多,敌伪横行,满目萧条,中山路上段,被日军划作“军事区”;中山路下段,是日军宪兵队,警备队、各番号的汉奸纠查队、酒吧、军妓、洋行(株式社)等日军日商活动所在地。至于中国老百姓的所谓“闹市”,却可怜得很,当时偌大一个沙市、几万人口(没有逃难外出的),就只有九十铺、丝线街这两条比较象样的旧式窄街,能让老百姓“自由”活动。然而“王洪发”竟在这样一片萧条的5年中得到发展。

  为了避免受人(敌伪)欺压,沦陷时期的“王洪发”改由交游广泛的老三王顺才来主持经营。这几年中,由于沙市除“王洪发”外,像样的馆子少,地方上的官、商、士绅等来往应酬和红、白、寿宴,就自然离不开“王洪发”了。这样促使它生意兴隆,发展迅猛,营业场地逐渐扩大,前后五个礼堂,一次能同时开席一百桌。抗战胜利后,“王洪发”再次由王根才来接管店务,直到1949年7月沙市解放。

  1956年,“王洪发”与其它大中餐馆一道,走上了公私合营的道路。(上官永健 整理)

© 荆州日报
ICP备:鄂ICP备05002887号 鄂新网备0402号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