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余影)今年以来,我市坚持向改革要动力、向市场要效益,加快建设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完善服务功能,规范农村产权交易行为,联通省级“数字农经网”平台,实现农村产权流转交易省、市、县、乡(镇)统一联网、四级联动,促进农村资源纳入全国统一大市场,持续深入优化农业农村营商环境。
多元搭建交易平台。荆州区农村产权流转交易中心在区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挂牌,设立独立窗口、交易场所,安排专职人员负责。公安县设置独立的县农村产权流转交易中心,成立乡镇农村产权流转交易服务站16个。松滋市农村产权流转交易中心与企业深度合作,联合建立“四室一厅”标准化阵地330平方米。
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市级制发《关于全面推进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规范化建设工作的通知》,各县市区紧随其后,积极探索建立一系列规章制度。监利市出台系列配套制度,严格执行“平台挂牌、竞价交易”工作流程,2023年,监利市农村产权交易中心组织发包交易15起,为村级增效212.1万元;小型工程建设项目交易42起,为村级节约资金150万元。
丰富拓展交易范围。各县市区逐步将农村小型工程、设施设备等项目拓展纳入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加快推动各类资源从“账面”到“市面”的无缝流转。松滋市有11种产权品种纳入交易范围,2023年9月以来累计交易97宗,其中,居于交易额前三的分别是小型工程建设项目、土地经营权流转和集体资产发包,分别占比75.32%、9.82%和4.13%。
“云上”交易做活市场。积极开发拓展农村产权流转线上交易功能,市场主体可以在线上完成报名、资格审查、竞拍、签约等全套流程。同时,可以增加竞拍人数,保证每一位竞拍人根据自己真实意愿和实际收益来竞拍标的物,真正体现标的物市场价值。
依托智慧平台加强管理。公安县依托“三资”智慧平台,以大数据库为关联,设置了资源一月到期、三月到期、半年到期查询功能,通过预警机制,对到期资产资源处置完成早期预警、过程监督、处置结果评估的监管闭环,实现了农村产权流转交易智慧监管,有效规范了“三资”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