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05版:健康周刊 PDF版下载

版面: 健康周刊

张伟:临床+科研“双剑合璧”


    张伟(左二)在病房了解患者病情。

    人物名片

    张伟,肿瘤学博士,荆州市中心医院肿瘤中心副主任,长江大学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消化道肿瘤的综合治疗,主持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长江大学医学创新基金及荆州市医疗卫生科技计划项目各1项。

  □ 记者 宗璇 汪漾 特约记者 夏自宇 通讯员 鲁萌 胡艺之

  提到肿瘤、癌症,多数人都会心生畏惧。对于这个挥之不去的“阴影”,患者们总是希望能找到专家,为自己的人生保驾护航。

  荆州市中心医院肿瘤中心副主任张伟,是不少患者心中信赖的白衣卫士。他说:“随着科学的不断进步,现在肿瘤的5年生存期、10年生存期所占比例越来越高。肿瘤治疗是一个长期过程,这个过程中患者的年龄、基础疾病、个人意愿,包括家属的想法都需要全方位关注。这就要求我们在遵循治疗指南的同时,还要实施个体化治疗,结合患者的特殊需求进行方案调整,从而取得最佳治疗效果。”

  个性化方案为肿瘤患者提供“最优解”

  俗话说“病从口入”。不少人喜火锅等辛辣烫食——容易损伤食管黏膜组织;喜“咸口”——摄入过量亚硝酸盐。这也是50多岁的老李一直以来的生活习惯,直到他出现吞咽困难等症状。

  在荆州市中心医院肿瘤中心,老李被确诊为食管癌,一家人都陷入了恐慌之中。

  考虑到肿瘤体积相对较大,为给患者制订更加合理的诊疗方案,张伟及时联系了医院肿瘤多学科诊疗(MDT),并邀请胸外科、肿瘤内科、放疗科、医学影像科、病理科等专家进行详细而周密的讨论。专家组确定了术前新辅助化疗、联合放疗的诊疗方案。

  张伟表示,部分食管癌通过放射治疗,可以取得很好的局部控制效果。根据临床分期不同,可以达到根治或延长生命、减轻痛苦、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同时,放疗与手术、化疗相结合,作为综合治疗中的一部分,有助于患者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经过一段时间的放化疗后,老李吞咽困难的症状得到明显缓解,复查肿瘤明显缩小。随着身体状况逐渐好转,老李的情绪也明显改善。张伟告诉老李一家,经多学科讨论后,建议进行根治性食管手术。

  “医生,我考虑了很久,还是希望保留器官功能,希望生活得更有质量。”老李说。

  从患者的实际感受和需求出发,最终,张伟团队采取了观察等待的方案——若肿瘤出现进展再进行挽救性手术。就这样,老李定期到市中心医院肿瘤中心随诊,目前已经闯过1年“大关”,在舒适的状态下带瘤生存。

  虽然恶性肿瘤的诊治目前仍是临床上的难点,但张伟认为,在医患充分沟通、相互信任的前提下明确诊断,再针对患者病情科学制订个体化治疗方案,就有可能创造生命奇迹。

  “两条腿走路”临床科研相向而行

  尽管放疗技术在不断进步,但依然有部分患者在放疗后出现残留肿瘤或局部复发状况。放疗抗拒,是临床亟待解决的难题。如何增强癌细胞对放射线的敏感度,进而改善放疗效果? 作为一名医学博士,除了日常诊疗,张伟的工作方向就是从消化道肿瘤治疗面临的临床问题出发,开展前瞻性研究。

  在省科技厅公示的2023年度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评审结果中,张伟申报的《CEBPα调控MRE11影响DNA损伤修复对鼻咽癌放疗抵抗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获立项资助。这也是荆州市肿瘤学科获批的首个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

  坚持科研创新“从临床来,到临床去”,张伟团队依据临床需求,结合前期研究基础,探寻放射增敏的靶点,以期提高肿瘤患者的放射治疗效果。

  在张伟看来,临床和科研是青年医生成长的“两条腿”,“两条腿走路,才能脚下生风。”主持长江大学医学创新基金、省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张伟说,是医院的支持和肿瘤学科的深厚底蕴,给了自己开展临床科研的信心和底气。

  近年来,国家药物临床试验基地、临床分子诊断湖北省临床研究中心等科技创新平台在市中心医院相继落地,为肿瘤中心等优势学科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张伟表示,将在临床及科研领域深耕不辍,为提升荆州肿瘤学科的医疗水平及科技实力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 荆州日报
ICP备:鄂ICP备05002887号 鄂新网备0402号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