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4版:综合新闻 PDF版下载

版面: 综合新闻

监利市全力推进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田野调查工作

摸清文物家底 赓续历史文脉


  □ 记者 融欣

  监利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从现有的考古资料看,新石器时代大溪文化时期,勤劳勇敢的先民就在此繁衍生息,数千年的历史文化积淀,在这片美丽富饶的土地上留下了大量珍贵的文化遗存。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监利是湘鄂西革命根据地的红色首府,在中国革命斗争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同时也给我们留下了弥足珍贵的革命文物遗迹。据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数据统计,监利市共有不可移动文物716处,涵盖古文化遗址、古墓葬、古建筑、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等六大类别。

  文物,记录过去,映照当下,启迪未来。自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以下简称“四普”)开展以来,市普查办积极行动,组建工作专班,建立协作机制,统筹“四普”各项工作。今年5月,田野调查工作全面启动,面对全市文物数量多、时间紧、任务重的局面,普查队伍不畏高温酷暑,克服重重困难,以“以老带新、以新促老”的方式积极推进普查工作,普查中严格遵循应查尽查、应保尽保的原则,田野调查工作稳中求进,井然有序,目前已完成585处文物点的调查工作任务。

  从酷暑转入深秋,监利市“四普”工作已历经数月。从人迹罕至的乡郊野外到人声鼎沸的闹市街头,哪里有文物线索,哪里就有调查队员的身影。无数个不舍昼夜的东奔西走,田野调查足迹已遍布周老嘴镇、程集镇、汪桥镇、汴河镇等多个乡镇管理区。

  面对高强度的田野调查工作,市普查队伍自知身负重担,毫无半句怨言,队员们始终心怀高度责任感,保持对文物的崇高敬意,高标准践行工作要求。未来,市普查队将不畏艰难、勇往直前,以更好的精神面貌圆满完成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

© 荆州日报
ICP备:鄂ICP备05002887号 鄂新网备0402号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