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汉超
在常人眼里,鹅卵石与星辰是风马牛不相及,它们毫不相干,但在诗人王征珂看来,它们不仅情深意长,而且还在繁衍后代——
“甚至汉江河边的鹅卵石/也直起了腰身,踮起了脚尖/翘首迎接从天而降、如梦如幻的星辰//鹅卵石的嘴唇和脸额上/星光是慈恩,星光是火烛/星光是一缕缕绵长又绵长的热吻//星光远在天边,又近在咫尺/春天里,鹅卵石在岸边排卵/怀上一群有棱有角、有血有肉的孩子”(选自《诗歌月刊》2017年第7期)
全诗九行,分为三节,字里行间诗意勃发,表情达意深入推进。第一节,鹅卵石热情迎接星辰。星辰“从天而降、如梦如幻”,充满无限的魅力和无穷的诱惑,使得“汉江河边的鹅卵石/也直起了腰身,踮起了脚尖/翘首迎接”黑夜里的星辰。“直”“踮”“翘”三个动词,生动地写出了鹅卵石迎接星辰的热切心情和热情态度。“甚至……也”句式的运用,不仅重点推出主要抒写对象的行为表现,而且还透露出鹅卵石之外的其他相关事物(包括诗人在内)对星辰的热爱之情,只是被诗人有意省略了而留下大块空白。在这里,物的行为表现映衬着人的行为表现,人的行为表现深化着物的行为表现。
第二节,星辰深情拥抱鹅卵石。“鹅卵石的嘴唇和脸额上”满是星光深情的触摸与烛照,三个比喻构成排比,既生动形象、又简明扼要地写出了星辰和鹅卵石的三种关系。“星光是慈恩”,一种上对下的恩惠,如苍天对大地、父母对子女的恩惠,星光恩泽着鹅卵石;“星光是火烛”,一种照明的火光,如火把、灯烛,星光照耀着鹅卵石;“星光是一缕缕绵长又绵长的热吻”,如同情人之间热烈而缠绵,星光亲吻着鹅卵石。这些比喻,能引发读者丰富的联想,拓展着诗歌的艺术空间。事物与事物之间的和谐联系,是通过诗人的想象力来完成的。
第三节,鹅卵石与星辰繁衍后代。这一节,紧承上一节最后一行展开它们的完美结合。爱情的力量是强大的,只要彼此相爱,“星光远在天边,又近在咫尺”,遥不可及也能伸手可触。美好是需要延续的,春天是大地苏醒、万物勃发的季节,也给鹅卵石和星辰提供了孕育美好的时机,所以,在这天造地合的春天,“鹅卵石在岸边排卵/怀上一群有棱有角、有血有肉的孩子”。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总有自己独特的表现方式:鹅卵石竟然能够“排卵”,还能怀上一群“孩子”;并且它们血肉丰满、个性鲜明。诗人凭借大胆而睿智的想象,将事物与事物之间的联系揭示得意趣盎然。
在这里,鹅卵石和星辰既是大自然的客观存在,又是诗人的心灵隐喻:星辰是雄性的,具有传递美好的能力;而鹅卵石是母性的,具有孕育美好的能力。与其说鹅卵石怀上了一群星辰,不如说诗人怀揣着一颗向往美好、追求美好的赤子之心,他要在这人世间,让一切美好的事物彼此关联,互相作用,创造出更多的美好。明朝高启在《独庵集序》说:“诗之要有三:格、意、趣。格以辨其体,意以达其情,趣以臻其妙。”全诗人格化的抒写,特色卓具,意蕴深远,智趣洋溢,达到“格、意、趣”三者的高度统一。
王征珂长期在医院工作和生活,慧心在胸,明眼识珠,他有一双善于发现、敏锐捕捉诗意的眼睛,怀揣着一颗善良而慈悲的诗心,往往能从日常生活与平常事物中发掘出不同寻常的意义,并且能让普通的词语焕发出生命的活力与精神的光芒。著名诗人、诗评家简明说:“王征珂诗歌,高度体现了诗人繁入简出的语言智慧和高度概括能力……也无论表达智性、构篇智性,还是诗人的情感智性,无不显示出他的深厚的文化底蕴、扎实的与生活相对应的艺术表现力,以及对生命、对汉语表达功能的挖掘潜能。”他是一位充满智慧的诗人,对世事万物有着自己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犹如一枚硬币,有正面、反面、侧面,纷繁世事,有多样性;纷乱人生,有多种可能;甚至连那‘不可能的’,都值得幻想,值得追寻。你切莫被悲苦封锁了通达的内心,也莫要被浮云遮蔽了开阔的望眼。”他的感官与心灵一旦与自然界的万事万物接通,并融为一体,诗歌的光芒就能闪耀起来,照亮读者日渐幽暗的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