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赵叶秋 通讯员 姚玢瑞 田静
今年以来,荆州产投集团招商引资工作捷报频传。继去年招引5家企业签约落户荆州后,今年,集团成功招引6个项目,协议投资额14.92亿元,其中3个项目已履约开工。
聚焦“头号工程” 狠抓建章立制
近年来,荆州产投集团始终将招商引资工作作为“头号工程”,深度聚焦资本运营、产业投资等职责职能,成立了集团招商引资工作领导小组,持续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抽调精兵强将组建、调整和优化招商队伍,组建招商专班;狠抓建章立制,成立战略与投资委员会,并制定了《项目立项管理办法(暂行)》《投资实施细则》等一系列管理制度,在实践中提升、在提升中精进,蹚出了具有自身特点和优势的招商工作新路子,为集团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深化“招投联动” 助推项目落地
在招商工作中,荆州产投集团激发基金招商活力,运用资本力量按下助推项目落地“涡轮增压”键。围绕项目特点打造“项目落地-基金投资-产业发展”产业培育闭环,持续创新“基金+招商”模式,通过“以投带引”推动先导电子信息产业园项目、广东众元金刚石材料生产加工项目、MAH医药产业链基地项目和智能无人飞行器生产基地项目成功落地,为全市“招投联动”提供了鲜活的实践案例。
通过“招投联动”模式,荆州产投集团已成功推动先导稀材、神州华瑞、翼飞科技等一批企业项目落户荆州,为全市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蓄势增能。在2023年全年、2024年第一和第三季度市直产业招商联动组牵头单位考核中,荆州产投集团排名第一,并荣获2023年度“最美招商团队”荣誉称号。
坚持科技引领 创新“离岸互链”
离岸科创,重在“互链”。在“2024荆州武汉‘离岸互链’供应链合作对接会暨荆州新城招商推介会”上,荆州产投集团创新提出湖北首个“离岸互链”新概念。
“借助荆州(武汉)离岸科创中心‘离岸互链’模式,不仅吸引了武汉科创企业在荆州寻找产业落地机会,还为荆州企业找到武汉科技创新的“智囊团”和产业发展盟友,实现了‘双向互链’。”武汉大学负责产学研转化的专家说。
今年以来,荆州产投集团坚持以服务荆州产业发展为核心,围绕“研发试验、科技孵化、科技成果转化、招商引资、科技金融”五大功能,努力打造荆州科技创新和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双引擎”,开展各类行业主题的“招商引资、招才引智、成果转化、产业链对接”活动百余次,为荆州导入芯片设计、智能制造、新材料等一批科技项目,已经逐步成为荆州创新发展的策源地。
做足功课“走出去” 满怀诚意“请进来”
一次次不惧路远的奔波考察,一遍遍满怀诚意的互动交流,一轮轮期盼共赢的真诚洽谈……最终收获到了民腾新材料、广东众元、华纺链等诸多项目的积极反馈与回应,换来了招商引资工作的丰硕成果。目前,荆州产投集团项目库在谈储备项目10个,拟签约项目4个。集团自成立以来,牢固树立“建链、补链、延链、强链”链式思维,以“三员招商”为核心,聚势合力,尽锐出战,在摸清我市产业链现状的基础上,制定工作方案,累计外出招商124批次、接待客商189批次;走访调研企业240余家,围绕锂电新能源、新材料、半导体、生态碳汇等领域,完成产业研究报告15篇,为全市产业战略规划和前瞻布局提供决策依据。
为当好企业“贴心人”,荆州产投集团坚持“人人都是营商环境”理念,依托“四问工作法”,坚持问题导向,聚焦主责主业为企业纾难解困,积极协调建设过程中的各项困难,倾听并响应企业的发展需求,提供“政策辅导”“担保贷款”“一站式”代办服务,受到企业一致好评。
围绕市委、市政府赋予的“产业投资”重大使命,荆州产投集团将坚持以创新为引领,以产业为基础,以服务为核心,聚焦全市“4611”现代产业体系,深化“招投联动”模式,推动“资本聚力,产业焕新”,加快扩链补链强链,形成更多产业集群,助力全市产业转型升级。